科技賦能城市管理 "1+1+1+N"打造運管服平臺"青島模式"
青島新聞網12月28日訊(記者 李倍 通訊員 張薇娜)近日,我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構建了“一中心、一平臺、一張圖、N應用”的城市管理信息化體系,形成了“運管服”平臺“1+1+1+N”的“青島模式”,平臺建設運行水平走在全國15個試點城市前列,住建部將該經驗在全國推廣。
近年來,青島市城市管理局以開展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試點為契機,結合數字青島規劃部署和全市城市管理領域智能化建設實際,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要求,在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大數據局等相關部門的有力支持和緊密協作下,統籌全市城市管理領域信息數據資源,高標準建設了涵蓋城市運行、行業監管、綜合執法等領域的7個支撐系統和24個特色場景應用,構建了“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協同聯動、全市一體、高度集成”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1+1+1+N”的“青島模式”即“一中心、一平臺、一張圖、N應用”。
“1中心”,統籌信息資源融合共享。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大數據中心,包括數據匯聚系統和數據交換系統等,實現對各類相關數據的有序管理、共享交換和應用服務。目前,建成了包含1400余項數據目錄、44個專題庫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數據庫,并與城市云腦互聯互通。實現了數據跨系統、跨行業、跨部門共享運用,有效破除“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為城市綜合管理服務行業賦能、專題應用、指揮調度、決策分析、效率提升提供了精準大數據支撐。充分運用“云、網、數、端”技術架構優勢,全面完善和豐富城市管理部件基礎數據,通過對建成區790平方公里城市管理部件進行全面普查更新,全市12大類190余萬個城市管理部件標明統一標識編碼,有了“數字身份證”。同時,結合可視化空間分析及展示需要,建設了建成區三維灰模地圖,為問題高效流轉處置夯實數據基礎。
城市管理部件庫涵蓋全市12大類190余萬個城市管理部件
“1平臺”,增強協調聯動處置合力。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應用平臺,包括業務指導、指揮協調、公眾服務系統建設,與國家平臺、區(市)平臺實現對接聯通。其中,業務指導系統共用國家平臺,上傳我市城市管理領域法規規章、動態信息等;指揮協調系統完成了對原數字化城管系統的升級,改進強化了自動派遣、流程管理等功能,提升了城市管理事件處置能力,完善了城市綜合管理狀態監測(發現問題)、指揮調度(事件分撥)、流轉處置(監督考核)的管理閉環體系,縱向上部署全面貫通市、區(市)、街道、社區、作業單元的五級聯動協同指揮系統,橫向上與全市城市綜合管理相關行業部門形成協調聯動和多層次協同,實現對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指揮調度、監督考核和綜合評價。
通過全面優化指揮協調系統,強化流程優化,推進自動派遣,建立健全平臺運行和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形成了市、區(市)、街(鎮)、作業單位聯動一體的指揮調度模式。今年以來,流轉處置案件383萬件,同比上升122.82%,結案率99.5%;同期12345熱線轉辦城市管理問題10.6萬件,同比下降30.17%;12319電話回訪市民滿意率為93.71%,同比上升0.52%。數據顯示,城管部門主動采集發現問題數上升、群眾滿意率上升,群眾投訴問題數日趨下降。
“1張圖”,實現運行態勢精準展示。通過綜合分析,在一張圖上可視化展示智慧城管、環境衛生、市容景觀、戶外廣告、垃圾分類、渣土監管、園林綠化、道路橋梁、供熱供氣等行業運行態勢,形成城市管理多發問題、易發區域、高發時段的“熱點地圖”,實現對城市綜合管理服務的直觀監測和預測預警,為行業管理部門科學決策提供精準依據和信息支撐。
“N應用”,推動行業監管智能可控。聚焦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建設了涵蓋城市運行、行業監管、綜合執法等24個具體場景應用,實現了渣土車“統一監管”、環衛作業“數字管控”、違法建設“智能管控”、燃氣安全“在線監測”、城市供熱“智能監控”、城市問題“自動感知”…,打造了“智慧城管”全新標桿。
下一步,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將持續優化提升平臺應用功能,擴大城市運行類應用場景建設,適時接入城市生命體征數據和相關系統,實現對城市運行態勢的全面感知、實時監測、分析研判和全周期管理,加快形成城市管理領域“一網統管”,全面加強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以“科技賦能”著力解決好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為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富有實力、獨具魅力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