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綠色城市建設 青島呈現“盎然”之勢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一場綠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大幕,在青島已經徐徐拉開。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痹谌碌暮陚ニ{圖中,綠色發展已然成為“十四五”規劃的顯著注腳。面對這場任務艱巨的世紀大考,青島搶抓機遇,加緊制定路線圖和施工表,推進綠色城市建設,力爭走在全國前列。
“疾足者先得”。去年年底,青島成功獲批全國首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從更高層面上對城市發展提出了新目標和新任務,同時也意味著青島將擁有更多“先發優勢”,加快為全國綠色發展提出“青島方案”,貢獻“青島力量”,在打造綠色城市發展樣板之路上步履不停。
為了助力打贏“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為期兩年的“綠色城市”試點期,對于青島而言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能否在此期間完成從“試點”到“示范”的跨越,是對一座城市全方位的考驗。“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綠色城市的構建,離不開社會化的多元參與機制、政府不同部門及不同層級間的協調工作機制、資金的投入保障機制等。
試點啟動僅僅半年多時間,無論是體制機制,還是政策支持,抑或是項目載體,青島的試點工作已經破題起勢、初顯成效。把“綠色城市”試點工作頂格推進,圍繞綠色金融、綠色生態、綠色建造、綠色生活四大領域,著力建機制夯基礎、謀長遠求實效。
眼下,各方力量正厚植綠色競爭力,催發綠色城市拔節生長,全面開啟“盎然”奮進之勢。
頂格推進:統籌聯動,“一盤棋”整體推進
綠色城市發展,絕不是簡單地建幾個公園,修幾條路,而是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和城市發展理念,更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高質量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此實踐過程中,不僅需要科學調度、精準指揮,更需要讓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
“針對此次試點任務,我們突出‘扁平、精準、系統’三大重點,著力建立起一套頂格推進、齊抓共管的工作體系?!鼻鄭u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勇介紹。在體制機制方面,青島堅持把試點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頂格推進,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掛帥,各區市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青島市綠色城市建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解決試點工作重大問題。針對試點工作量大面廣、涉及部門職責交叉的實際,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建立大城市更新、大城市管理兩大指揮調度工作體系,切實做到日常管理模塊化、工作運行扁平化,實現統籌聯動一股勁、工作推進“一盤棋”。
精準施策,方能事半功倍。今年年初,青島正式對外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的實施意見》,青島構建“綠色城市”的路徑也隨之清晰——將試點工作細化為4大類27項具體任務,內化為城市長期行為和自覺追求。與此同時,出臺今年的試點行動計劃,制訂年度30項具體工作目標,每項均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可以說是“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推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堡壘一個堡壘攻堅”。
綠色城市建設是個一以貫之的過程,需要系統化推進。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劉波告訴記者,在專門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和專業機構“把脈”的同時,我市還圍繞“綠色城市”試點任務,搭建政策、規劃、標準、機制四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青島模式”。
錨定“青島路徑”:“從點到面”逐個擊破
有了頂層設計,也就意味著青島擁有了一部綠色城市構建的“基本法”。
“三分戰略,七分執行”。記者采訪獲悉,在執行落實層面,青島也有了明晰的路徑——把握“片區、平臺、項目”三大關鍵,著力構建一個點面結合、協同聯動的推進格局。首先確定了5個試點片區,重點在環膠州灣核心區域布局上合示范區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驗區、青島國際郵輪綠色港區試點、西海岸新區零碳先行區、中德生態園零碳園區、青島奧帆中心零碳社區,目前各片區試點工作已全面鋪開;其次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等平臺,提升試點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最后緊抓項目載體,培育一批以零碳產業園、零碳工廠、零碳社區為代表的綠色城市建設標桿項目,推動產學研資深度融合、落地轉化。
在“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正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針對此,青島與金融機構、企業主體合作“牽手”,打出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多模式支持的“組合拳”。今年,我市先后開出全國首張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單、“減碳保”建筑節能保險保單,發放全省首筆1000萬元“碳中和”貸款和首筆5億元“碳中和”債券。目前,全市銀行綠色貸款余額達925.34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系統推進城市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清潔取暖改造等重點工作,全面啟動城區“煤改氣”清潔取暖建設,開工建設城市天然氣管網176公里、加氫站3座,工業余熱和清潔能源供熱能力220萬平方米,預計2022年城區全部達到清潔取暖要求。
據悉,目前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已實現100%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今年新增星級綠色建筑標識129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226.8萬平方米,全市已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6339萬平方米、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接近4000萬平方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試點期間,青島始終將“以人民為中心”放在突出位置,一體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公共服務強功能、自然生態優環境。今年以來,全市軌道交通實現六線并網運行,運營里程達到246公里,躋身全國城市前十。啟動歷史建筑保護修繕10.3萬平方米,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43個,惠及居民5.5萬戶。
未來可期:讓“綠色”成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
作為一座素來與綠色結緣的城市,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是青島最大的本土優勢。
在城市建設方面,青島先后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等稱號,一項項殊榮為這座城市積淀著底蘊,厚植著發展潛力??梢哉f,在綠色低碳的發展之路上,先行先試已融入青島的城市肌理。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梯次推進……接下來,青島還將充分挖掘各個重點項目片區的資源稟賦優勢,把重點項目片區作為提升城市能級地位的重要引擎、提升城市品質價值的重要抓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同時,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的經驗做法,以點帶面,提升重點項目片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并逐步向其他片區推廣,全面帶動綠色城市建設發展工作水平整體提升。實行動態管理制度,對新的示范點做到成熟一個,命名一個,對已命名的示范點,每年進行復查驗收,確保推進效果。
隨著“綠色城市”試點的打響,青島各方已形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勢,引領綠色低碳發展走向縱深,讓“綠色”成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跋乱徊?,青島將持續探索城市綠色高質量發展路徑模式,繼續健全完善政策指標體系,優化做實重點項目片區,加大統籌協調推進力度,讓多方力量都投入綠色城市建設發展中?!标愑陆榻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