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萊西海歸青年自主研制口罩機 每分鐘可生產200片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回饋母校是每個學生的心愿。我們得知4月15日萊西高三學生復課消息,就聯系下游客戶,采購口罩送給學弟學妹。看他們用上由我們制造的設備生產的口罩,心里格外舒坦!”4月14日,青島潤福達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苗根荃,望著捐贈給母校萊西市實驗學校的1萬只口罩滿臉欣慰。
青島潤福達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動化設備制造及其零部件加工為主的民營企業。回想起兩個月前,董事長欒福成緊鎖雙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工人不能上班,設備停止運轉,不知道疫情什么時候結束……”
欒福成面臨的困難被萊西市水集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了解后,第一時間派專人前來工廠指導企業復工,協調解決口罩、消毒液等相關防疫物資,50多名工人于2月17日全部復工。
解決了第一個難題,欒福成內心依然焦急萬分。他環視著車間每一個角落,因受疫情影響,原材料進不來,銑床、車床、鉆床所有設備都只能靜靜地“趴”在原地。
海外留學歸來的苗根荃是一個視野開闊的年輕人,他在廠務會上分析說,目前國內外普遍存在著口罩等醫療防護物資異常緊缺的問題,萊西市委市政府積極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新建、改建防護用品生產線或轉產防護用品,企業不能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應該主動求變,危中求機。“我們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研發制造平面口罩生產機。”苗根荃堅定地說。
▲苗根荃正在研制口罩機。
當時,有人提出:“制造設備我們沒問題,但是沒有圖紙怎么辦?”
“我認識那么多優秀留學生,圖紙的事我來負責”。苗根荃主動請纓。
很快,苗根荃經同學相助,拿到一份完整的設備制造圖紙。公司迅速成立了以苗根荃為首的5人研發團隊,開始著手完善圖紙,采購零部件。通過緊鑼密鼓的籌備、加班加點的裝配、調試,第一臺平面口罩機下線完成調試僅用了7天時間。
設備保障、質量管控、技術支持,為了多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苗根荃從復工后就住到公司,帶領技術人員攻克技術壁壘,組織生產人員加班加點地工作,線上線下搞營銷,他每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目前,公司生產的平面口罩機銷往省內及浙江、安徽、河南等地,深受客戶青睞。隨著研發深入和技術日臻完善,公司制造的平面口罩機生產能力與作業效率大幅度提高,口罩機打片數量發生“跳躍式”變化,從每分鐘生產口罩120片到160片,再到180片,直到現在的200片。
“我們正組織技術力量抓緊研制批量生產N95口罩機,以滿足下游生產廠家需求。”苗根荃信心滿滿地說。據了解,該公司已將成功研發生產的第一臺N95口罩機于4月15日交付客戶。
(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呂文波 張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