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老城區改造又有新進展 廣興里預計最快五一開街納客
青島老城改造實現“加速度”
涉及歷史街區修繕、老舊小區改造……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老城區復興改造節奏加快、市政配套設施加緊配建……在城市開發日新月異之時,這些關乎民生的細微變化也正在綜合發酵中,改變著老城區的風貌。4月14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等部門負責人做客《行風在線》,就市民關注的城市品質提升問題作了答復。
廣興里預計最快五一開街納客
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青島的老城區一直是市民引以為傲的景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陳衛華在訪談中介紹,2019年,我市陸續啟動了四方路廣興里、北京路5號(劈柴院二期)、濰縣路19號在內的三個試點片區。目前廣興里改造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最快今年五一開街納客。此外,北京路5號和濰縣路19號也基本完成現場拆違,設計方案已初步確定并將于今年正式啟動改造工作。
與此同時,有館陶路和上海路一武定路等多個街區內的30棟約3.2萬平方米建筑的保護修繕工作,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0%,部分已進入室內墻體加固施工,計劃今年6月完成修繕。今年計劃完成四方路片區首期約3.5萬平方米,壓茬推進周邊歷史街區約10萬平方米已征收房屋保護修繕工作。啟動中山路四方路有機更新示范片區建設。
關于老舊小區的改造進展,陳衛華透露,2019年我市入選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在老舊樓院改造、老樓加裝電梯等問題上要著重破題,同時對2005年之前建成的居民樓院進行逐個排查,全面提升樓體和小區,預計將在2025年全部完成改造。
全市今年計劃再建22處停車場
停車難幾乎是每座大中型城市都要面對的一難題。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滕軍紅介紹,停車難是全市的一項系統性問題,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2019年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新規劃了867處停車場,共計19萬個停車泊位,目前已經由各區市牽頭在規劃地組織建設施工。
此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陳衛華透露,老城區作為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建設限制比較多,因此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仔細研究,開發挖掘地下空間,今年計劃再建22處停車場,預計新增近8000多個停車泊位,其中中心城區近6000個,占比超七成。
(記者 王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