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生而英勇 而是選擇無畏 他們是“青島楷模”
青島新聞網3月30日訊(記者 宋波鴻)3月30日下午,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授予青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務人員群體首個“青島楷模”稱號。“青島楷模”是由市委宣傳部根據中宣部、省委宣傳部和市委工作要求,組織選樹的全市重大典型。
當天下午的“青島楷模”發布儀式是一場特殊的云發布,主角們或依然堅守我市抗疫一線,或仍在湖北日夜奮戰,或剛剛返回正在隔離休整。雖然他們大多數未到現場,但“青島楷模”的稱號和榮光屬于全市醫務工作者。
孫運波,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副院長,青島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姜法春,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主任,青島市新冠肺炎專家咨詢組專家
山東首例確診病患意外到場致謝
孫運波,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副院長,擔任青島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在發布儀式中,山東省首例確診病患,意外趕到現場,當場向孫運波送上鮮花并表達感謝。
孫運波表示,這位來自日照的患者,是山東省第一個確診病例,也是第一個康復病例,還是第一個回來捐獻血液的病人。他的康復,振奮了我們的醫療隊伍,我們還用他的血液,治好了好幾位患者。
首例病患握緊孫運波的手以表致敬,并表示,“特別感謝孫院長的付出,在我康復過程中,給了我最專業的治療和最無微不至的關懷。可以說那是我人生中最困難的時刻,有孫院長陪我走過,感謝孫院長!”
連線援鄂醫療隊“李爸爸”“位媽媽”
在青島援鄂醫療隊中,有兩位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李爸爸”和“位媽媽”。他們便是,青島市市立醫院副院長,青島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青島二隊隊長李永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急癥科總護士長位蘭玲。二人目前在異地隔離修整,“青島楷模”發布儀式上,主持人現場連線了“李爸爸”和“位媽媽”。
在位媽媽的防護服上,她寫下“有我在,別怕!”位媽媽位蘭玲解釋道,“這句話有幾層意思,一是表達我們什么都不怕,努力往前沖;二是對于我們的醫療隊戰士們來說,有我們在,大家都不用怕;三是對于我們的病患來說,我想告訴他們有我們的保護,你們不用怕!”
在援鄂期間,位蘭玲的外孫降世,錯過了那個甜蜜的時刻,甚至到現在都還沒來得及親眼看到剛出生的小寶寶,位蘭玲卻并無后悔,她表示,“沖在抗疫一線,是我們的使命和職責。在這里也祝我的小外孫,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李爸爸李永春在連線中說道,“我有著32年的醫生生涯以及醫院管理經驗,在這么一個關鍵時刻,需要有人帶隊沖在援鄂抗疫的一線,這樣一份職責需要我來擔當!”堅定的話語感動了現場所有人。
漫畫走紅網絡 牛院長講述“快樂藥方”
“超人為啥愛穿緊身衣,因為救人要緊。”“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詼諧的話語配上有趣的漫畫,一幅幅漫畫畫作讓人忍俊不禁,援鄂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牛海濤開出的“快樂藥方”走紅網絡。
“青島楷模”發布儀式中,主持人連線牛海濤。他表示,“漫畫療法,對于病人的心理安撫工作非常有用,的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截止昨天,已經來武漢51天,負責的院區病患清零。累計救治患者97人,最大的患者91歲,最小患者僅為16歲,其中還包括一名體重107公斤的超重患者。”
據介紹,這些漫畫畫作一共有72張,是一同來湖北的隊員專程從青島帶來的,被援鄂醫療隊隊員分掛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病房、以及他們醫療隊居住的光谷酒店,希望能給患者和同事們帶去快樂,給他們鼓鼓勁。
病例“破案專家” 疾控中心姜法春
在發布儀式現場,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主任,青島市新冠肺炎專家咨詢組專家姜法春講述了身為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長達2個多月的辛勞。
“1月14日組建團隊到現在,我幾乎每天都要接上百個電話。睡眠都是碎片化的,加在一起一天頂多睡4、5個小時。”即便目前,姜法春依然繃緊了“疾控”那根弦。姜法春的工作,類似病患的“破案專家”,他需要在龐雜的線索中,找到病患感染的緣由。
“當第一個病例出現時,那是我們壓力最大的時候。每一條線索,我們都要追根溯源,他究竟是如何感染的。在病例疫情面前,我們就好像在跟時間賽跑,排查每一個場所,每一個密切接觸者,很多時候我和我的團隊都在單位吃住,沒時間回家。”姜法春介紹。
發布儀式現場,姜法春的弟弟趕來。因為忙于工作,姜法春的父親在疫情期間不幸離世,他沒能來得及送父親最后一程。弟弟現場表示,“父親走的時候,非常安詳……”短短幾句話,感動得現場工作人員都濕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