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商超菜市場餐飲店 青島正回到你我熟悉的模樣
①河馬石街道裕富生鮮超市。
②運行中的青島圓通快遞分揀中心。
③合肥路永旺COCO奶茶店,云下單、無接觸式服務。
④商戶的無接觸式服務成一景。
配圖 張淼淼 攝
■菜市場、商超:逐步回歸正常
■餐飲業:以外賣為主
■快遞:復工率近七成
■理發、維修、家政等:預約服務
2月20日,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盡快恢復生活服務經營保障群眾日常生活需要的通知》,鼓勵和支持商鋪、日用百貨、賓館住宿、餐飲配送、理發、維修、家政、洗滌、廣告印刷、房屋中介等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經營單位盡快恢復營業。
21日,記者走訪了島城商超、菜市場、餐飲店、快遞網點和家政服務等門店,探訪服務業營業的現狀和對復工的態度。
菜市場、商超營業逐步回歸正常
在農貿市場陸續開放的同時,市場內商戶的復工率也越來越高。就在上周,河馬石街道的裕富生鮮超市還只有蔬菜、豬肉和糧油等商戶開市,2月21日,市場里的海鮮、面食、熟食商戶也悉數開門營業。
“我們店昨天剛開業,銷量已經接近平時的七成。”市場內一面食商戶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市民家中的年貨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對新鮮面食、熟食的需求比較大。
合肥路永旺延長了營業時間:從2月18日到2月25日,商場一樓超市閉店時間從晚7點調整到晚8點。在永旺一樓,假期一直關著門的COCO奶茶店終于在本月18日恢復營業。奶茶店用一排桌椅封住入口,門口的指示牌上寫著“云下單”的操作步驟,顧客掃碼后在店外等待制作完成,服務員會將制作好的奶茶打包放在門口,供顧客“無接觸”取單。
商場內的服裝店、母嬰店等紛紛將業務開展到線上。據嬰兒用品店“朗牧”的店員介紹,從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店內總共接待了六七波客人,但是,當天通過微信群的訂單已經接近20個。
餐飲業謹慎,呼吁更加細化的指導標準
在青島日報微信公眾號看到生活服務業復產通知后,勁松三路“王哥燒烤店”店主王先生終于下定決心忙起來。“總不能一直在家睡大覺,我想先做點外賣。”
記者看到,店里的桌子上放著外賣的紙袋、保溫箱和一大摞口罩。“我們店一直只做堂食,由于美團等外賣平臺的扣點高達20%,我決定還是自己去送。”目前,店里只有王先生一人干活,中午12點左右,他接到了今天第一個訂單,一筆120元的外賣。
王哥燒烤店所在的合肥路“美食一條街”整條街的開業率已經達到六七成,但是都不能進店就餐,只能點外賣或打包帶走。每家店門口都放著測溫槍、登記表,到店取餐的客人或者外賣配送員需要一一登記。
“短期內我們沒有開放堂食的打算。”東鎮老火鍋店經理張先生告訴記者。
合肥路永旺商場內的味千拉面、吉野家、阿香米線等連鎖店也都開了門,但是只提供外賣和打包,不能進店用餐。據商家反映,外賣取餐的速度比平時要慢很多,因此,很多餐飲店門口都擺放著巨大的外賣保溫箱,做好、打包好的外賣訂單先存放在保溫箱里,等待配送員前來取餐。
“餐飲業目前缺少防疫安全標準、分餐等行業標準規范。”青島泰祥緣餐飲公司總經理賈建江告訴記者,分餐制相關標準不只事關眼下,可能也會成為行業未來的常態,餐飲行業亟待出臺更加細化的日常性規范和指導。
理發、維修、家政等街邊店預約服務
如果不是接到客戶提前預約,人民路步行街“To Hair”的發型師宇鑫不會出現在店里。
這家店是被“大眾點評”網友稱作“兩個90后靠技術創業”的高分網紅店。店面不大,有兩個洗發池和四張理發座椅。
“我們約定好時間來剪,剪完就各自回家。”宇鑫看了看門外空蕩蕩的步行街說道,“我們沒有辦法確定推門而進的客戶是否安全,所以大部分時間店門是關著的,只接受預約。”
記者在位于鎮江北路的青島市愛心大姐服務有限公司見到管理人員遲玉玲時,她剛跟幾位在崗的“愛心大姐”交代完工作。
“目前全部的‘愛心大姐’都在錯時上班。”遲玉玲告訴記者,青島市的“愛心大姐”早在2月10日就率先在鎮江北路和母嬰中心推行了錯時上班,2月17日,全部工作人員都已經錯時上班。
“目前我們還沒有實行派單模式,主要是通過電話和網絡登記。”遲玉玲告訴記者。
記者計劃走訪的幾家位于浮山后的電腦維修門店,在21日下午全都緊緊關著門。記者撥通青島恒科電腦維修員趙先生的電話,他表示:“我們目前已經恢復營業了,24小時在線,線上接單,線下服務。”趙先生表示,之前一天能接3-4單,現在每天1-2單左右。
快遞復工率近七成,房產中介開工愿望迫切
目前全市郵政快遞企業復工人員數量已達6800余名,產能恢復近七成。
據青島圓通快遞網絡管理部負責人孫豐偉介紹,青島圓通人員復工率達60%以上,除了少數工業園區,網點基本恢復正常,每天寄遞量提升到20多萬件。
“無接觸式配送”已經在快遞和同城配送領域普及,通過快遞消毒、定點收寄,在快遞員和收件人之間形成一道隔斷。
“快件進入青島開始,從轉運中心到達網點要經過兩道消毒程序,進入小區菜鳥驛站的還要進行第三次消毒。目前,快件配送優先使用快遞柜,同時在小區門口設置臨時存放點,鼓勵客戶自提。”孫豐偉說。
企業復工、人員返城讓租房購房需求迫切起來。“明天就開門營業,店里9名員工已經到位了7個。”嶗山區一家房產中介機構負責人劉眾前在收到鼓勵恢復營業通知的第一時間,就向相關部門進行了網上報備,目前已做好測溫、登記、消毒等防疫工作預案。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張淼淼 劉夢溪 周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