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體癌的病因
宮體癌的病因和其他器官的癌一樣,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臨床發現與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與下列因素有關。
(1)未孕、未產、不孕
受孕次數低、未產婦比有5個孩子的婦女易感性高3倍。
(2)肥胖
宮體癌患者肥胖居多。
(3)內源性雌激素過剩
多囊卵巢病變患者典型的表現為肥胖、不育無排卵、血漿雄烯二酮值升高,其子宮內膜癌發病率較高,可占19%~25%。由于肝硬化引起的肝功能代謝障礙,以致雌激素積蓄,也是易發宮體癌的因素。
(4)外源性雌激素
隨著絕經期和絕經后婦女雌激素應用的增加,子宮內膜癌發病率持續升高的事實促使許多研究者去尋求其中的聯系。雖然雌激素在子宮內膜癌發生中的確切作用尚不肯定,但大宗有代表性的回顧性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應用雌激素的婦女中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4~14倍,且與雌激素應用時間的長短及劑量有關,只有在應用雌激素3~5年以后癌的發病率才增高,此期間以前的發病率與同年齡未應用者類似。
(5)糖尿病
臨床觀察發現子宮內膜癌患者常合并糖尿病。
(6)高血壓
有報道稱高血壓婦女的宮體癌發病率較血壓正常者高1.7倍
(7)社會、經濟因素
與宮頸癌比較,宮體癌更多發生于中、上等社會階層的婦女,美國黑人與白人的發病率之比為12.2/10:21.6/10為萬,而宮頸癌則為33.6/10:15/10萬。猶太婦女很少發生宮頸癌,卻不能抵御子宮內膜癌。
(8)癌因素
有報道宮體癌的重復癌發生率有增加趨勢,其重復部位在宮頸、卵巢、乳腺、胃、結腸、直腸等。以往因良性或惡性盆腔疾病施行過放射的婦女中,宮體癌尤其是肉瘤發生率增加。
總之,上述各種體質與內分泌方面的特征與宮體癌有一定的關聯,故有的學者將此類病例稱為“高危組”,但誘因并不等于原因,這些因素與宮體癌發生間的確切關系尚在繼續探索中。因此,“高危組”一詞的確切含義、范圍以及如何采取針對性措施,亦有待于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
- 子宮癌常識
- 警惕:肥胖會誘發子宮癌!
-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中的常規治療
- 子宮癌患者需多吃的食物
- 子宮癌是怎么引起的?
- 子宮癌治療
- 生物免疫治療,子宮癌患者康復的
- 子宮癌手術后需要注意什么?
- 生物治療子宮癌有哪些優勢?
- 子宮內膜癌晚期如何治療
- 子宮癌癥狀
- 胃癌常見的癥狀分別是什么?
- 肺癌晚期的癥狀有哪些?
- 肺癌晚期臨床癥狀表現
- 胃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 子宮癌原因
- 子宮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 引起子宮癌的原因有什么
- 什么是子宮癌的病因
- 會得子宮癌的原因
- 子宮癌晚期
- 子宮癌的晚期中醫治療
- 選擇子宮癌晚期的治療方法需謹慎
- 子宮癌晚期應該怎么治療呢?
- 子宮癌晚期癥狀是什么
- 子宮癌預防
- 子宮癌的預防方法都有哪些?
- 子宮癌患者預防護理方法有什么?
- 如何避免子宮癌的發生?
- 女人愛吃甜食可增加子宮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