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原因
1、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內皮下
正常健康的腎小球內皮細胞有其正常的功能,當內皮細胞受到損傷,結構發生變化,功能也相應的產生變化。受損后的內皮細胞抗凝活性下降,促進了血小板的粘附與聚集,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微血栓形成,局部缺血缺氧;再者由于受損,NO(一氧化氮)、PGI2(前列環素)等血管擴張因子減少,分泌的血管緊張素增加,導致血管收縮,產生腎內高壓;此外,受損后電荷濾過屏障產生障礙,基底膜受傷通透性增加。內皮細胞受損后的三種結果交互作用,進一步導致腎臟局部微循環障礙,部分腎小球硬化,并出現血尿、蛋白尿等臨床表現。
2、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系膜區
大量的免疫復合物沉積腎小球系膜區,吸引炎性介質浸潤,產生炎性反應。導致腎臟系膜細胞損傷,使系膜細胞增殖、收縮。系膜細胞增生、系膜基質增多,這就是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此時如果再有內皮細胞的增生,就是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隨著細胞分泌的介質、基質增多,毛細血管管腔狹窄,造成缺血缺氧,同時系膜細胞在炎性介質與基質的作用下表型轉化為肌成纖維細胞,大量細胞外基質產生,病情惡化,腎臟纖維化進展;系膜細胞收縮,導致濾過面積較少,濾過的分數降低,基底膜受到損傷,通透性增加,有用物質漏出;再有系膜細胞的吞噬功能下降,使得免疫功能下降,大分子物質不能被吞噬,大量堆積最終使得系膜細胞表型轉化為肌成纖維細胞,分泌不易被降解的ECM,健康腎臟功能的細胞逐步喪失。
3、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上皮細胞
上皮細胞受到損傷,其表面的C3b受體會進一步誘使大量免疫復合物沉積至上皮下,導致膜型腎病的產生。如果光學顯微鏡下僅有腎小球上皮細胞腫脹,電子顯微鏡下可見上皮細胞足突廣泛融合變平,則為微小病變腎病,絕大多數案例預后良好。
- 腎盂腎炎
- 腎盂腎炎的食譜舉例
- 腎盂腎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 腎盂腎炎飲食原則及食材選擇
- 腎盂腎炎的檢查
- 慢性腎炎
- 了解慢性腎炎常識
- 日常慢性腎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 慢性腎炎患者孕期治療需要注意什
- 慢性腎炎的保健常識有哪些
- 急性腎炎
- 急性腎炎的治療及預防
- 急性腎炎該如何安排飲食
- 急性腎炎護理常識
- 急性腎炎的相關常識
- 腎炎的癥狀
- 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癥狀
- 急性腎炎的癥狀
- 腎盂腎炎的臨床分類和臨床表現
- 慢性腎炎的并發癥有哪些呢
- 腎炎的治療
- 腎炎的治療
- 急進性腎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慢性腎炎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 腎炎的治療誤區有哪些
- 腎炎的病因
- 紅斑狼瘡性腎炎的病因
- 腎炎是怎么引起的
- 引發腎炎的原因有哪些?
- 患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