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早期癥狀有哪些?
1.早期表現 兩性均發病,男女之比為1∶7~10,發病年齡為2~80歲,以20~40歲多見。多數病人最后都有多臟器損害,但在早期可僅有1個臟器受累的表現,同時伴有自身抗體(尤其是抗核抗體,簡稱ANA)陽性的實驗室發現,這可對本病的診斷提供可靠的線索。因本病的臨床表現變化無常,起病方式多變,可幾個臟器同時起病,也可相繼出現幾個臟器受損的表現。多數都有一定的起病誘因(感染、日曬、情緒受刺激)。最常見的早期癥狀為發熱、疲勞、體重減輕、關節炎(痛)。較常見的早期表現為皮損、多發性漿膜炎、腎臟病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血液異常及消化道癥狀等。
2.系統性表現
(1)發熱:85%以上的病人于病程中可有不同程度發熱,有的可長期持續發熱而無其他癥狀及明顯的實驗室發現,但多伴有ANA陽性。發熱多見于急性起病者,部分病人高熱與繼發感染有關,尤其多見于長期接受大劑量激素治療的病人,但多數病人發熱為本病的固有特征。
(2)關節肌肉癥狀:有關節痛者占90%以上,常為先發癥狀,且常與皮損、發熱和其他內臟損害同時發生。典型的特征為發作性對稱性關節痛、腫脹,常累及手指的遠端小關節、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和膝關節,也可累及其他關節。與類風濕關節炎相比,本病關節炎發作僅持續數天,可自行消退,間隔數天到數月后又可再度復發。發作消退后,不伴有骨質侵蝕、軟骨破壞及關節畸形。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的病人,5%~10%發生股骨頭或肱骨頭壞死。
約半數病人于病情惡化期可出現肌痛和肌無力,尤其上、下肢近端明顯。在梳頭和爬樓梯時可出現肌無力,其發生與長期應用大劑量激素有關。約10%病例可發生多發性肌炎。
(3)皮膚損害:80%的病例可出現皮膚損害,以皮疹為最常見,亦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現。皮疹表現多種多樣,有紅斑、丘疹、毛囊丘疹、水皰、血皰、大皰、結節、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瘀血斑、滲液、糜爛、結痂、壞疽、潰瘍、萎縮等,可為其中之一種或幾種同時或先后發生,全身任何部位均可發生。典型皮損為發生在面部的蝶形紅斑,對稱性分布于雙側面頰和鼻梁,邊緣清楚,為略微隆起的浸潤性紅斑(圖3)。初起為丹毒樣或曬斑樣,以后逐漸變為暗紅色,有時紅斑可出現水皰和痂皮,繼之出現粘著性鱗屑、毛囊角質栓和毛細血管擴張。(圖4,5,6)。
皮疹在光照后加重,可在1~2周之后自行消退。皮疹消退后多形成瘢痕和發生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和萎縮。有時皮疹可累及下頦、雙耳、頭皮和頸部。皮疹復發常發生于病情惡化期。20%~30%的病人對日光過敏,表現為暴曬日光后,皮膚暴露部位(面部和前臂伸側)可發生皮疹,偶爾出現全身性蕁麻疹或大皰樣皮損,可伴有瘙癢感或灼痛感。光過敏嚴重時可誘發皮外型系統性紅斑狼瘡。
四肢皮疹也有很大的特異性,常在指(趾)尖出現特征性紅斑性腫脹和毛細血管擴張。大小魚際、指(趾)甲溝、肘、膝及其他部位(多受壓)可出現持久性紅斑。甲床及甲周也可發生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皮疹波及頭皮時,可引起皮膚附屬器持久性喪失,而成為不可逆性脫發。炎癥消退后,多留下不定形的低色素性瘢痕。脫發為本病常見的皮損,多發生于病情活動期,可表現為彌漫性脫發,也可表現為斑點性脫發。除典型的皮疹和脫發外,尚可在病程不同時期出現某些非特異性持久性或一過性皮損,包括瘀斑和紫癜,系由血管炎和血小板減少所致。此外,尚可出現大皰性皮疹,肢體遠端潰瘍和壞疽,也可發生面部水腫、反復發作性蕁麻疹及全身彌漫性色素沉著等。
- 盤狀紅斑狼瘡
- 兒童怎改掉舔唇的毛病
- 吸煙女性易患紅斑狼瘡
- 盤狀紅斑狼瘡的早期癥狀都有哪些
- 盤狀紅斑狼瘡的癥狀表現具體都有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破解紅斑狼瘡的7大關鍵問題
- 系統性紅斑狼瘡心理護理5方法
- 系統性紅斑狼瘡護理常規
- 中醫拯救系統性紅斑狼瘡
- 紅斑狼瘡癥狀
- 系統性紅斑狼瘡癥狀
- 常年日曬下工作會誘發紅斑狼瘡
- 紅斑狼瘡女性能懷孕嗎?
- 冬季警惕紅斑狼瘡假扮“凍瘡”
- 紅斑狼瘡病因
- 紅斑狼瘡的因素都有哪些呢紅斑狼
-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主要誘因
- 形成紅斑狼瘡疾病的病因有什么?
- 引起紅斑狼瘡的病因具體都有什么
- 紅斑狼瘡治療
- 紅斑狼瘡能治好嗎紅斑狼瘡的治療
- 什么原因引起的紅斑狼瘡 紅斑狼
- 科學的紅斑狼瘡的治療法
- 治療紅斑狼瘡前患者該注意的事項
- 紅斑狼瘡預防
- 四季您知道紅斑狼瘡應該如何預防
- 今日關注:紅斑狼瘡癥狀怎么預防
- 紅斑狼瘡-預防
- 如何做好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預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