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新聞中心 > 青島要聞焦點 > 正文
青島冠狀病毒肺炎平臺

委員專家熱議打通產學研“價值鏈”!“傾聽與商量”第五期今日觀海播出

2021-03-01 15:02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分享到:

推進成果轉化結出科研碩果

——市政協委員、民建會員、職能部門和專家學者熱議打通產學研“價值鏈”


科技強則產業強,科技興則經濟興。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新起點上,科技創新的戰略意義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一次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擺在了工作的首位。

2020年10月,“青創十條”出臺,匯聚天下英才,打造青春之島,創業之城。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打通產學研價值鏈正是建設創業城市的關鍵環節。

一座城市擁有的科技成果,如果無法進行有效的市場轉化,很難將其變為生產力。科技成果轉化這個世界性難題,也是當前青島這座海洋科技名城面臨的困境。

2月24日,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青島日報社、市政務服務熱線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五期協商活動舉行。本期活動由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民建青島市委聯合承辦。市政協委員、民建會員、職能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來到活動現場,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嶗山區區長等場外嘉賓共同就“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主題展開熱議,在傾聽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在商量中匯集力量、解決問題。

“傾聽與商量”活動現場,委員、學者和職能部門共話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

全力貫通“源頭”

把科研論文“寫”在青島大地上

“青島每年在海洋腐蝕防護方面的投入及腐蝕引起的損失總量超過 392.16億元,海洋防腐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同時,青島從事海洋腐蝕防護行業的科研單位和科研人才眾多,技術儲備雄厚。”作為全國海洋腐蝕防護工程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年近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表示,“天時地利俱在,青島完全有條件成為一座‘海洋腐蝕防護名城’,但最大的‘痛點’就是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

侯保榮

據悉,侯保榮院士正在牽頭籌備建設青島市海洋腐蝕與防護技術產業平臺,旨在打破桎梏,為科技成果轉化“搭橋鋪路”。

在青島,一大批科研人員與侯保榮院士一樣,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而多方籌謀。

青島聚集了全國近30%的涉海院士、近三分之一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擁有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黃海水產研究所等重量級科研機構。青島完全有底蘊孵化一大批在全國都叫得響的海洋科技企業。但與上海、深圳等已形成海洋產業集群的城市相比,青島現下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羅軼

“目前,青島的科研成果仍然主要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來,我市產出的科研成果數量大幅增長,但能夠滿足轉化需求的高質量科研成果仍然不足。”市政協委員、民建青島市委科技委主任、中國海洋大學教授羅軼調研發現,很多科技成果處于實驗室階段成果,大多不能“即時轉化”,而讓科研成果走向市場的中試、熟化相關環節,在平臺、技術、人才和資金方面投入不足,以至于企業對這些科研成果“接不住、用不了”。

“相當一部分科研院所在科研選題時并非以企業為服務對象,與市場需求結合不緊密,研發過程與市場脫節,以至于最后產生的科研成果市場價值不高。”羅軼說。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羅軼建議,科研人員作為科技成果的締造者,在研究方向的選擇上,除了基礎研究之外,在產業和應用研究方面需要更多地關注企業和市場終端需求,將這些需求與研發方向更好地結合,做到前瞻性和實用性兼顧。

侯保榮院士建議,科技成果轉化必須由專業的人去干專業的事,科學家的工作是做好科技成果的研發和轉化期的支撐,生產期和銷售期的工作應該交給更專業的團隊去實施。

陳增敬

“高校和科研院所需要改革科研成果的績效考核評估體系,改變以發表文章、申報獎項為主要標準的評價體系,真正釋放國家政策紅利,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員股權激勵力度,引導科研人員從事應用驅動的科研研究,真正將論文‘寫’在青島的大地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青島市委主委、山東大學數學學院院長陳增敬建議。

跨越“最難一公里”

打造更專業“第三方服務”平臺

3名大學生提出的一個有關機械臂的創新理念,由于沒有研發經費和科研場地,面臨著束之高閣的命運,但在深圳市深圳灣科技園區的幫助下,卻逆勢創造出了“深圳科創奇跡”——科技園區組織專業的機械臂生產商進行創意論證,從創投基金募集到50萬元研發經費,不僅提供科研場地,對接研發力量,還幫忙其找到了科研成果產業鏈上的使用端客戶。短短4個月,該創意就得以應用在知名企業的機器人機械臂上。

在活動第二現場,主持人在對話民建會員孫竹蕓。

“孵化器不只是房東,而應該是一個真正支持研發、培植產業、整合資源、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真正能夠為孵化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民建會員、青島市企業評價協會副會長孫竹蕓說。

記者調研發現,在膠州灣畔,科技成果轉化第三方服務機構雖剛剛起步,成效初顯。但對標深圳,依然有待突破。市政協常委、北京合木至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認為,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關注研發和企業兩端,居間的服務機構也十分關鍵。青島需要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新生態”,搭建創新創業新鏈條,需要用資本力量推動科技創新、人才集聚,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合一”。

資本是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關鍵一環,無論是研發、生產還是市場推廣,無一不需要資金的支持。“科技創新是有風險、有代價的,企業從事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更需要為科技創新風險買單容錯的金融保障體系。”陳東特別強調,“深圳市政府注入510個億的基金拉動,社會上各種風投創投機構有5萬多家,注冊資本超過5萬億元。科創金融平臺這塊‘短板’,青島急需補上。”

于青

市政協委員、民建青島市委財政金融委主任、青島銀行社區金融事業部總裁于青長期呼吁打造科創金融平臺。她介紹,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資產,因為沒有一個完善的知識產權專利轉讓交易平臺,知識產權的真實價值與評估價值之間的甄別與認定、貸款出現風險后專利轉讓變現難等一系列問題,不可避免地給參與其中的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金融機構資產質量風控管理帶來了不確定性因素,這也正是科技企業融資難的癥結所在。

于青建議,青島應加快培育成熟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發揮好一級法人機構平臺的集聚效應,集合政府、銀行的各種資源與渠道優勢,搭建一個更為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體系化的金融服務平臺,提高資金利用率,更好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活動現場,市政協委員張炳君接受采訪。

市政協委員、民建青島市委經濟委主任、青島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兼總經濟師張炳君認為,目前青島還缺乏規模大、檔次高、專業化、社會化的技術轉移機構和經理人團隊。人才鏈具有打通“四鏈”的鏈接功能,不容忽視。從科技成果出發到形成市場化的商品和服務,中間需要發明評估、專利價值培育、專利質量管理、技術熟化增值等一系列專業化的服務,只有大量高層次人才以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方式加入到科技成果轉化的鏈條中時,人才鏈才會形成。

“上海、深圳近年培育了一批知識產權服務公司,以市場化的手段提供專業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并形成了新業態、新模式。這樣鮮活的案例可以給處于科技創新驅動發展關鍵時期的青島提供有益借鑒。”他說。

打通產學研“價值鏈”

企業要做科研項目“出題人”

市政協委員、民建青島市委青工委副主任、海利爾藥業集團總裁葛家成認為,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創新能力,關鍵就在于企業創新活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必須突出企業科創主體作用,讓企業扮演科研項目“出題人”,科研院所扮演“解題人”,建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科研立項機制。“目前,青島部分企業仍然存在經營者眼界不夠開闊、研發投入比低、轉化吸收能力不強等問題。”葛家成說,這也是企業對科研成果“接不住、用不了”的原因之一。

葛家成

對標深圳,在研發投資強度上,青島是2.5%,深圳是4.9%,相差近一倍。在萬人專利擁有量上,青島為34件,深圳是93件,相差了一倍多。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上,青島是8.8%,深圳高達38%,相差了將近5倍。

葛家成建議,政府應加大對創新型領軍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構建以重點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為支撐、上下游企業以及相關產業分工合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優勢互補的技術創新聯盟,實現創新要素跨領域跨行業整合。

陳東

陳東也認為,政府應該在打造與國際接軌的科創平臺,為企業提供“人才+項目+平臺+資金”四位一體的科創服務之后,“退后一步,站高一層”,把學會、協會等各種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推上舞臺,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辦。企業應該“站前排,唱主角”,進而實現科技成果“創意來自企業,研發來自企業,經費來自企業,最終落地在企業上”。

劉浩

民建青島市委青工委委員、青島斯坦德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浩建議,應大力提升科研成果與本地產業的適配度,讓更多的科技“種子”在青島結出甘甜的產業“果實”。此外,我市應更加重視本土中小型企業的培育和發展,在政策上對“外地女婿”和“本地兒子”一視同仁,幫助青島本土科技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構建產業創新生態

全面推進科研成果轉化進程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項目落地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與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息息相關。

同時,作為2021年九件大事之首,“著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已被寫入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創新轉化的進程驟然加快。

事實上,近年來,我市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積極布局產業創新平臺,鼓勵多元化主體參與,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同時,我市還在聚焦“科技創新能力、高新技術產業、科技改善民生、創新創業生態”四大重點,打造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方面初顯成效。

王鋒

作為其中的先行者,嶗山區在打造創新平臺、強化政策支撐、推動技術轉化等方面積極先行先試,聚焦產學研融合發展和積極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方面成績斐然。嶗山區區長王鋒介紹,嶗山區借助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以企業為主體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嶗山區規上工業中超過86%是高新技術企業,技術成果轉化交易的70%發生在企業。嶗山區通過科技成果和企業的緊密對接,孵化出了多家“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其中“獨角獸”企業數量排在全省首位。“未來,嶗山區將營造一個‘政產學研金服用’的綜合平臺,緊密對接高校,做融合的文章、賦能的文章,為科研成果產業化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性的支持。”王鋒說。

崔嶙

青島市科技局總工程師崔嶙認為,科技成果轉化需要政府全力支撐,從供給側、服務側和需求側全面發力,不斷激發科研機構、企業兩類主體的創新活力。在供給側方面,“十四五”期間,我市將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積極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同時依托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中國運營總部等專業機構,搭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提供跨國技術轉移服務。其中,山科大、青大、青科大獲批省科技成果轉化綜合試點,將進一步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充分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活力。

據悉,“十四五”期間,我市將以深圳為標桿,緊緊抓住“高企上市”這個牛鼻子,加速創新要素向高企集聚,推動更多高企通過上市做大做強。我市還將集聚創新要素,貫通“四鏈合一”,做強產業鏈,做大資金鏈,做實人才鏈,做精創新鏈,做優政務服務,構建“4+1”的產業創新生態,全面推進科研成果轉化進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攝影 趙健鵬)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池县| 扎囊县| 镇远县| 旬阳县| 永丰县| 鄱阳县| 双城市| 黔南| 延庆县| 丹凤县| 资阳市| 视频| 祁阳县| 广南县| 土默特左旗| 潜山县| 宜川县| 柳林县| 昔阳县| 肇东市| 竹溪县| 上虞市| 赣州市| 灌南县| 达日县| 历史| 绍兴县| 米脂县| 延庆县| 雷州市| 加查县| 永平县| 响水县| 祁连县| 崇义县| 北流市| 呼玛县| 宜宾市| 泽普县| 兴业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