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孫飛
“一切為了患者,再累也值!”2月18日,在結束高強度的工作走出隔離病區后,馳援武漢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趙京明通過電話向記者表示,“由于采取了三級防護措施,口罩、防護服、面罩、防護頭罩缺一不可,所以連續幾個小時下來難免會呼吸困難,隨之而來的就是頭暈乃至小便失禁,多虧我穿上了成人紙尿褲。”
趙京明是2月2日與9名同事一起啟程前往武漢的,迄今為止已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奮戰了半個月。算上大年初一率先抵達武漢的青大附院院感科醫生秦文和2月9日抵達武漢的132名醫護人員,青大附院目前共有143名白衣勇士在武漢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作為全國援助武漢的專家組成員,秦文抵達江城后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由于沒有休息日,她的腦中已無時間概念。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接到十萬火急的臨時通知是家常便飯。秦文透露,幾天前,早上6點多她收到緊急命令,在武漢市肺科醫院負責人帶領下前往該市優撫醫院,這里距離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僅200米!專家們需要一起研究如何迅速改造這家醫院,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請大家放心,在武漢工作了20多天,我和戰友們逐漸適應了這里的工作節奏,配合日益默契,也積累了豐富經驗,越是艱險越向前,不破疫情終不還。”秦文堅定地表示。
2月9日下午抵達武漢的132名青大附院醫護人員,翌日晚整建制地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一個重癥病區,該病區共有50張床位。據在前線帶隊的青大附院副院長牛海濤介紹,經過一周的磨合,團隊的各項工作已步入正軌,同事們精神飽滿,斗志昂揚,“作為領隊,我的職責之一就是讓所有隊員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應戰,努力做到不讓任何一名隊員掉隊。”
2月13日晚,青大附院援鄂醫療隊在駐地召開了第一次黨員擴大會議。臨時黨支部書記牛海濤表示,只有黨員率先站出來、敢于沖上去,把群眾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牛海濤的一席話令大家備受鼓舞,50余名隊員現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表達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心愿。
青大附院援鄂醫療隊接管的重癥病區里有幾名不會說普通話的老年患者,由于武漢方言比較難懂,所以醫護人員一開始只能耐心地通過打手勢與他們交流。青大附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徐濤告訴記者,在返回駐地后,他和同事們經常會抽出時間學習《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以便更好地領會患者的意圖,“條舉是掃帚,浮子是毛巾,滋一哈是擦拭一下,武漢方言還是挺有意思的。”
“我來武漢后掉了很多次眼淚,不過每一次流淚都是因為感動。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也不是一支隊伍在戰斗,而是所有援鄂的醫護人員為了共同的目標在戰斗。”青大附院心血管內科醫生張繼東在日記中寫道。張繼東告訴記者,為了最大限度地解除馳援武漢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青大附院統計了每個人的家庭信息并逐一走訪慰問,還多次從青島運來大批生活物資和防護物資,“大后方在全力支持我們,我們必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打勝仗不復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