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2月13日訊(記者 王超) 疫情發生以來,青島市文聯名譽主席、詩人、作家紀宇以抗擊疫情為題材,創作了30余首詩歌,有長詩、組詩、短詩和敘事詩等不同類別,用多種形式抒發詩人對現實生活的關照。
《兄弟,你必須保證安全歸來》《隔離斷想》(組詩)《惡魔再現,英雄出山》《五“者”連珠》等,每首詩歌都鼓舞士氣、振奮人心、謳歌英雄,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力量。紀宇表示,自己正在創作一首長詩,“有一兩千句,爭取半個月寫完,希望到時候疫情已去,春暖花開。”
記者從青島出版集團獲悉,紀宇創作的這些詩將匯編成詩集,預計將于三月由青島出版社出版,詩集以戰“疫”行動中社會基層人民群眾為書寫對象,多維度、全方位表現全體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社會風貌。
據悉,在出版紙質圖書的同時,青島出版社還計劃將詩歌錄制成配樂朗誦音頻,在喜馬拉雅、微信、抖音等平臺免費發布,弘揚正能量,彰顯社會責任感。
兄弟,你必須保證安全回來
──寫給青島赴武漢的醫生護士
援武漢物資設備咱全不要了,
可你們必須做出一個保證:
保證青島人全部安全歸來,
那都是不可或缺的醫療尖兵。
別看現在都狀態極好,
各自都有隱私和家庭。
動人的故事咱就不說了,
難念的“經”已化春水漂凌。
他們自愿去為人民而戰,
保衛大武漢是天賦使命!
年老的棟梁都已久經考驗,
年輕的新生代八〇九〇。
他們是博士、是博士后,
是海歸,是引進的各科精英。
若不是為挺武漢挺中國,
哪個城市舍得他們出征。
而他們請戰去戰魔滅火,
不批準他們都堅決不行。
他們說這是生死考驗,
有歷練和沒歷練胸懷不同!
送丈夫、送孩子,此為壯行,
淚水藏在微笑下,氣氛輕松。
抱一抱,多想把免疫力給你,
親一親,好孩子學習莫放松。
爸爸和你都各自參加考試,
先別告訴奶奶爸的行蹤。
誰知此一別能不能回來,
再看一眼,記住親人姿容!
人生需要一次生離死別呀,
沒有哪一次告別如此沉重!
青島和武漢相距不遠,
島城與江城同有闊大襟胸!
青島港汽笛一聲鳴叫,
漢口的“大口”就會應聲!
我記得,你有個詩人叫黃聲孝,
他的扁擔挑著上海和重慶。
我告訴你我有個兄弟許振超,
中國工人,自身速度有金牌效應!
莫問我為什么要蕩開一筆,
凱旋時長江和黃海一起慶功!
惡魔再現,英雄出山
——獻給鐘南山院士及馳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
常言天佑中華,信心滿滿,
并非說萬般順遂風正一帆;
二0二0,剛剛踏進門來,
一場大瘟疫,爆發在武漢!
九省通衢的中心地帶呀,
三鎮相望的交通樞紐接點。
發現了病毒,開始蔓延,
病源集中于海產品攤點。
明著是魚蝦,欄外有欄,
賣野生動物,案下設案。
造孽的饕餮食客不肯消停,
惹下這大禍,誰來補天?
有人發出了這恐怖消息,
有人公布了醫院里照片。
武漢市如何應對百年橫禍,
誰曾意識到這是巨災大難!
何人敢封鎖這疫情消息,
陸地海上空中人員流散。
據說是開什么重要會議,
什么會議需這樣維護臉面!
“非典”肆虐記憶猶新,
是誰忘記了那恐怖和兇險?
有司辟謠追究造謠生事,
瞬時間,病源向全國擴散。
惡魔已出現,誰敢怠慢,
北京疾恐專家飛到武漢。
回京匯報說“傳染力弱”,
當晚他發病住進隔離間。
是水平問題還是不敢實言,
來開會者全隔離觀察病變。
鐘南山院士危難中趕來,
時過十七年,毅然奔赴前線。
啊,鐘院士,久違了!
再次見到你我仍心生波瀾!
二00三年戰非典時你還不老,
如今八十四歲再次出山!
看你坐在餐車上思緒萬端,
看你行在市場里尋根求源;
冠狀病毒與“非典”同與不同,
如何隔離把傳播鏈條切斷?
你判斷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在市場混雜海鮮。
你發聲吁求人們要警惕,
不吃野生動物筑一道壕塹!
你斷定人與人已經傳染,
潛伏期延長且體溫未變。
這給篩查設下巨大障礙,
不可有半點麻痹一絲松緩。
科學不能被荒謬劫持,
一是一,二是二,豈能隱瞞!
武漢疫情如何怎樣應對,
“封城”,你的結論何等果斷!
大武漢人口一千一百萬,
人流滔滔似大海狂瀾。
這個題目實在難作決策,
可疫情似火時刻在蔓延。
武漢封城了,機場關閉,
進出全掐斷,高鐵輪船。
地鐵和公交也停止運營,
海波不揚看這靜水一潭。
這時更多疫情消息傳出,
北上廣感染者都有發現。
或從武漢來,或曾去武漢,
查途徑清晰,證據成鏈。
疫情透明,全世界防范,
對冠狀病毒全球圍殲。
海外飛機落杭州發現疑似病例,
隔離,政府執行力受到稱贊。
醫生一批批開赴前沿,
又是解放軍首發劍指武漢;
全國一盤棋在指下調動,
祥和的春節里繃緊弓弦!
武漢封城了,湖北封城了,
隔離病毒,確保安全。
我在工作室里長舒一口氣,
想起當年,想起鐘南山。
十七年前早春,SARC襲來,
先在廣東后在京滬擴散。
是你最先確定“非典”疫情,
冒著巨大風險力挽狂瀾。
那是一場沒有槍聲的戰爭,
全民危險,全民參戰。
你提出毒源是野生動物,
人能傳染人是病毒裂變!
你的貢獻已經寫進了史冊,
你是衛士,保衛著祖國平安。
在你線條剛毅的面孔上,
刻著對人民負責的忠心赤膽!
受你呼喚,我寫了一首詩,
詩名:《鳴若洪鐘巍如南山》。
我寫你的業績我的感受,
發表于《人民日報》千萬人觀看。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過,
曾遺憾無緣見面訪談。
沒想到今年網絡上見你,
你仍然精神矍鑠雄風未減!
人生做成一件事已屬不易,
你兩度建功,人民感念!
我這里為你寫第二首詩,
用詩敲響警鐘,震蕩南山!
給你寫詩不僅僅是贊美,
任何贊美,都顯得膚淺;
眼前疫情還烈火般燃燒,
你每個思慮都是人民危安!
寫你當然不僅僅是寫你,
如你的名字就是一座大山。
從疫情公報到醫生馳援,
都是山射向瘟疫的利箭。
戰斗在繼續,風云變幻,
鐘南山在遠望,武漢周邊。
這是一場戰爭,打隱形之敵,
一個未知就是一場生死考驗。
武漢周邊有多少大城市,
確診的病例已不斷出現。
未來已來,決策怎樣做出,
北京在思考,該如何決斷?
恨不能化身千百萬個,
一個病人面前一座鐘南山。
你是抗拒瘟疫的代名詞,
來能戰、戰能勝的祖國意愿。
因鐘南山是醫護人員凝聚,
你有中國襟懷,中國肝膽。
無數個鐘南山是國家棟梁,
敢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八十四歲老人了,鐘南山,
我不勸你休息,你在火線。
只有慰問、祝福和祈禱,
南山是壽的象征,壽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