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以“遇見美好未來”為主題的2018世界移動大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在主題演講時指出,18年來,中國移動致力于推動信息通信技術服務經濟社會民生,每天都在為超過10億的用戶提供信息通信服務。以世界杯為例,每天通過中國移動咪咕視頻看世界杯的人次就超過1億。尚冰表示,5G時代或成為電信運營市場的重要分水嶺,“誰能更好地洞察和培育5G應用的廣闊市場,更好地適應和把握運營轉型的方向路徑,誰就會實現更可持續和更高質量的發展。”
通信業應關注四大轉變
在以“智慧引領未來無限”為主題的演講中,尚冰分析了信息通信業當前面臨的新趨勢,指出網絡信息技術正在引領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社會加速發展,信息通信業發展將面臨新趨勢、進入新階段。在這一背景下,尚冰認為,從中國移動的實踐與思考看,應重點關注以下4個方面。
一是從移動互聯到萬物智聯,信息通信加速向連接泛在、感知泛在、智能泛在演進。尚冰認為,過去20年,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交叉融合,促進形成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的局面。從電信運營企業角度看,網絡信息技術的代際創新,萬物智能互聯的孕育興起,將持續擴大連接規模、豐富連接應用、提升連接價值。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7年底全球物與物連接數達到87億,已經超過80億的人與人連接數。尚冰說,隨著人人通信加快向物物相聯、人機交互升級,電信運營企業將迎來繼話音、流量消費之后的又一個歷史性發展契機。
二是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數字應用加速對傳統產業進行多方位、深層次、全鏈條改造。在尚冰看來,網信事業代表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既要看到,網絡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廣泛應用,能夠促進服務業開展服務模式和業態創新,培育新型信息消費,已經實現了消費互聯網的繁榮發展;也要看到,網絡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嵌入企業生產運營流程,可以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生產效率,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三是從傳統運營模式到智慧運營體系,電信運營企業加速向智能網絡、精益管理、平臺服務轉型。尚冰提出,5G產業已進入全面沖刺階段,5G商用進程正在提速。5G技術條件下,場景驅動特征明顯,可以針對垂直領域的不同場景、不同服務對象按需提供定制服務,以前我們駕輕就熟的傳統運營模式將難以為繼,迫切需要加快建立新型智慧運營體系。尚冰說“5G時代有可能成為電信運營市場創造新模式、構建新格局的重要分水嶺,誰能更好地洞察和培育5G應用的廣闊市場,誰能更好地適應和把握運營轉型的方向路徑,誰就會實現更可持續和更高質量的發展。”
四是從業務合作到生態創新,產業協作加速向能力開放、生態共建、互利共贏的方向邁進。尚冰說,互聯網讓信息溝通更平等、供需結構更扁平、社會分工更細致,ICT產業各方已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開放合作不僅是大勢所趨,也是人心所向。面向更為廣闊的數字化創新領域,不僅產業競爭從過去單一產品的競爭轉向產業體系的競爭,產業協作也已從具體業務層面的開放合作演變為平臺的共享、共贏和生態的共創、共生。加強數字化創新,打造數字化服務生態,促進產業融通發展,電信運營企業既是關鍵的支撐方,也是重要的參與者,需要把握生態創新的特征規律和發展趨勢,努力在國際產業合作和新型生態共建中發揮好引領者和主力軍作用。
五大方向助力轉型升級
尚冰表示,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面對產業變革趨勢和時代發展潮流,唯有識時、應勢、求變,才能把握戰略主動。對此,尚冰總結了中國移動未來的五大發展方向。
一是建設高品質網絡,夯實數字化基礎設施。尚冰說,中國移動將加快建設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持續打造高質量4G網絡和移動物聯網,全面構建百兆能力、千兆引領的家庭寬帶,快速提升NB-IoT的城區覆蓋深度和鄉鎮覆蓋廣度,大力推進5G規模試驗和應用示范,同步完善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內容分發網絡等新型設施,努力構建國際一流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二是堅持創新驅動,增強數字化創新能力。加大資源投入,完善科技創新能力布局,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推進基于SDN/NFV的網絡轉型,建立5G創新基金,推動5G關鍵技術研究、標準完善和端到端產業成熟。加強數字化產品應用創新,加快建設智能硬件創新中心,推進研發運營一體化,聚焦重點領域打造一批跨行業創新應用和高品質智能硬件產品。
三是拓展信息消費業態,創造數字化美好生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繼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積極提供大流量、低資費產品,全面推廣移動通信在政務、醫療、教育、金融等民生服務領域的應用,不斷豐富數字化家庭產品,大力拓展咪咕視頻、車聯網、和家庭、統一認證等產品市場,以信息化支撐扶貧攻堅和民生改善,讓廣大用戶享受到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數字化生活服務,更好體驗便捷高效的數字化生活。
四是賦能各行各業,強化數字化生產支撐。進一步發揮信息通信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大力踐行“互聯網+”行動,推動先進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各業生產運營深度融合,打造覆蓋各領域的產業互聯網,深耕工業制造、交通物流、能源電力等垂直領域、拓展數字化生產應用,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催生更多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有力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五是創新合作模式,共建數字化服務生態。搭建線上線下立體化的能力開放平臺,以平臺為抓手匯聚跨行業、跨產業資源,增強產業創新發展合力。大力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聚焦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加強產業合作,攜手打造能力互補、資源共享、融通發展的數字化產業生態圈。繼續實施“牽手計劃”,加強與國際同行在5G標準完善與產業成熟、網絡互聯互通、信息技術協同創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動全球產業合作再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