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日,中國電信總經理劉愛力在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MWCS2018)上作了題為《注智數字經濟,共創美好未來》的主題發言,向業界分享了行業如何迎接新挑戰的思考,并介紹了中國電信近年來致力于做領先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的轉型實踐。
傳統業務面臨挑戰,電信業何去何從
劉愛力闡述了當前行業面臨的新挑戰,包括移動業務已進入“全民”擁有手機的時代,全行業移動用戶總數達15億,超過全國人口總數(14億),市場趨于飽和。不限量+共享帶來戶均流量(DOU)的快速增長,但流量業務增量難增收。捆手機業務、捆電視業務、捆流量等方式使得寬帶業務幾家歡喜幾家愁,終將導致邊際效益持續下降。云網一體化,使得政企專線等傳統業務將被功能所替代。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電信業前景廣闊
劉愛力在演講中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正在恢復性增長,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強勁復蘇的主要力量,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已從2008年至2012年的年均20%躍升到2013年至2016年的年均30%,2017年達到了34%,呈現逐年加大的趨勢。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正是得益于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其占GDP的比重從2008年的15.2%提升至2017年的32.9%,信息化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所形成的產業數字化正成為數字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數字經濟為信息通信業帶來美好前景。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描繪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數字化,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化發展,整體帶動和提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國家的戰略部署,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必將為信息通信業帶來美好前景!
中國電信加快數字化轉型,向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邁進
面對技術變革和需求變化,運營商已經走到了需要戰略抉擇的十字路口。一個方向是固守傳統領域,成為傳統業務繼承者,專注于網絡、營銷等核心能力,在相對封閉的市場環境中,提供連接服務;或者干脆成為啞管道,經營純粹的基礎網絡設施,僅為用戶提供裸接入服務。
另一個方向是開拓新興領域,成為智能管道,與互聯網公司等合作,進一步提高用戶服務質量?;蛘哌M一步成為綜合業務提供商,在提供智能管道的基礎上,使能合作伙伴,共同拓展數字應用服務;或者更進一步成為“管道+平臺+內容”運營商,在為最終用戶提供連接服務和使能合作伙伴的基礎上,開發一系列新的數字內容產品,獲取更多的應用服務增值。
其中,成為綜合業務提供商和“管道+平臺+內容”運營商已逐漸成為全球主流運營商的共同戰略選擇。
面對新形勢,運營商需要開啟數字化轉型之旅。
在業務提供方面,需要從封閉的管理系統向開放的API平臺架構轉變,從有限的傳統業務組合向多樣化的數字業務組合轉變,從有限、相對封閉的供應商向開源的生態系統轉變。
在運營模式方面,需要從傳統流程型產品開發向敏捷迭代開發轉變,從有限的數據開發向大數據運營轉變,從傳統的營銷渠道向線上+線下、社區+農商、平臺+連鎖、專業+合作的融合渠道體系轉變,從客戶的簡單服務向客戶體驗的360度接觸點全方位運營轉變,從固化的組織和封閉的文化向匹配數字化企業的靈活組織、開放文化和數字技能轉變。
在網絡體系方面,需要從離散的專業網(如無線、承載、傳輸、核心、IP等)向虛擬化、軟件化、云化的云網一體化架構轉變。
基于此,中國電信的目標任務是推動“網絡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三化轉型,完成“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四個融合、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三大任務,實現“建設網絡強國、打造一流企業、共筑美好生活”三大目標。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CTNet2025為綱,打造“高速、安全、移動、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深化四個融合方面,推動信息化與新興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融合,推動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推動信息化與政府管理、社會服務融合,以及推動網信軍民融合,將深化四個融合與打造五大業務生態圈有機結合,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方面,通過打造智慧中臺、對外提升客戶體驗,對內提升運營效率。建設網絡強國方面,認真研究網絡強國標準,與全行業一起努力,共同全面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打造一流企業方面,制定了分階段目標,力爭2035年全面進入世界一流企業陣營;共筑美好生活方面,力爭客戶滿意度達到更高水平,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高。
中國電信網絡演進—初見成效
中國電信2016年開始啟動CTNet2025網絡重構計劃,推動網絡演進,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
通過引入SDN/NFV和云技術,逐步將原來軟硬一體、分散管理的網元實現“軟化”“云化”,集約化管理。
例如,在SDN方面,中國電信在主要的云資源池部署了SDN,將資源池內的網絡配置周期從周級縮短到分鐘級;針對園區中小政企客戶,開發了基于SDN的隨選專線產品,已經商用,用戶可以在網頁上即時開通,隨時調整。
同時,通過云網編排系統,將DCI/CN2的網絡能力與公有云/私有云的計算存儲資源統一編排,為客戶提供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
中國電信網絡演進—挑戰和機遇并存
未來的目標網絡將更加簡潔、敏捷、開放、集約。
網絡架構將分三個層次:一是基礎設施層,主要形態是由通用服務器和白盒交換機組成的資源池,加上一部分專用設備;二是網絡功能層,由軟件實現,部署在通用的資源池內,集中控制;三是協同編排層,實現業務的編排,將網絡能力開放給客戶和合作伙伴,將網絡能力變現。
未來的網絡將顛覆現有的網絡架構、管理流程、產業鏈生態,對運營商和產業鏈各方而言,挑戰和機遇并存。因此,相應的企業文化、知識和技能也會被顛覆。
中國電信服務數字經濟的實踐及展望
劉愛力還向與會代表分享了中國電信服務數字經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實踐與體會,包括智慧城市領域的政務服務、城市管理,智慧產業方面的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信息化和智慧家庭建設方面的案例,獲得了與會嘉賓的廣泛認可。
劉愛力表示,數字經濟必將為電信業帶來美好未來。從經濟社會發展看,電信業已經成為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行業,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的催化劑、粘合劑、推進劑,未來必將成為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中國電信將持續推進企業轉型,做領先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發揮“三劑”和“三器”作用,筑力網絡強國,服務社會民生,共創美好生活。
附件:中國電信服務數字經濟的實踐案例
一、智慧城市/政務服務
城市政務:“最多跑一次”。中國電信承建了市政府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及政務云平臺。該項目共對接公安、稅務、社保等59個部門,數據交換量累計達到360多億條,有效支持了當地政府9593項“最多跑一次”事項。以辦理不動產登記為例,可以實現房管、地稅、國土3個部門“1窗辦理、1小時辦結”;296個政務服務事項可以憑身份證一點認證,不用老百姓再重復提供其他證明材料。該項目中,中國電信通過政務數據中心的建設運營,提升了自身的大數據運營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為推進“放管服”改革創新,擔當起央企應有的社會責任。
智慧城市/城市管理
中國電信在智慧城市領域提供從城市網絡設施、城市綜合管理平臺到各類智慧應用的全方位服務,協助政府打造以數據為驅動的智慧城市管理體系,高效實現治安、消防、安監、城管等智慧應用。
以某沿海城市為例,為了應對當地臺風和洪澇災害,建立一套完整的應急指揮和聯排聯調系統。首先針對中心城區的易澇區域進行摸排,在47個區域部署了1500多套監測傳感設備,包括智能井蓋、井下水位和河道庫湖水位監測點以及小型氣象站等,實現易澇區域泛在感知,實時采集上傳易澇區域水位和路面積水變化情況,及時發出預警。其次,將原先分散獨立工作的庫、湖、閘、站及城市排澇系統匯聚形成一體化的“實時可控、聯排聯調”系統,在接收到預警時,可以做到全網視頻聯動,五分鐘內快速響應,實現泄洪、排澇、導流等應急調度和指揮。在去年7月“納沙與海棠”雙臺風影響下,12級風力和大暴雨級別降雨量,并未導致出現“災情告急”的現象,成功抗擊了臺風洪澇災害。
另外,在城市治安管理方面,協助縣政府建立城市綜合指揮管理中心,形成立體化治安防控格局,整合治安、交通、消防、城管、綜治等跨部門的實時數據資源,實現社會治安、道路交通、交警指揮、城市執法、消防救援等統一指揮、調度、協調和處理。同時,科學布設監控設備,合理布設城鄉道路安全防護設施,利用人臉識別、道路車輛軌跡追蹤、異常行為分析等技術,及時處置治安、交通事故、違規擺攤等事件,全面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二、智慧產業/工業互聯網
中國電信積極承接國家的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行動計劃,自主開發了“翼聯”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能夠整合各行業、各環節海量異構數據;同時開放合作,聯合國內外優秀解決方案提供商與智能應用開發者,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生態體系,助力工業企業轉型升級。以某高端零件制造企業為例,中國電信借助工業PON、數字化工位等產品,協助該企業完成了工業互聯網改造,使工廠訂單準時交付率提升了20.6個百分點,達74%;問題關閉率提升了26.3個百分點,達92%;材料報廢率降低了1.3個百分點,目前已不到4%。
智慧產業/中小企業信息化
中國電信通過云網隨選新技術和生態合作新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拎包入住的信息化服務解決方案,讓企業像用電、用水一樣獲取信息化服務。企業可通過自助服務門戶一站購齊通信業務、IT服務、信息化應用,實現信息資源由“點”向“面”的飛躍。該方案可大幅降低企業IT費用,企業持續性IT投入成本降低了46%;縮短了業務開通時間,計算資源由1個月購買并安裝縮短為三天;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運營效率,如運維投入人力由3人降為1人,極大地釋放了創新型企業的IT壓力。該業務已經在上海等20多個科技園區投入使用。
三、智慧家庭
中國電信依托天翼高清、智能家居等產品體系,發揮20萬家實體渠道與13萬個客戶工程師的服務優勢,與連接生態、內容生態、家居生態全方位開展合作。目前1.6億電信光寬用戶可以通過天翼網關、智能機頂盒、小翼管家APP等三大入口,切身體驗智能組網、天翼高清、天翼家庭云、智能家居等四個核心應用。
中國電信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了更高速、更穩定、全覆蓋的家庭WiFi網絡,聚合呈現海量優質影音娛樂內容,實現跨品牌設備互聯與統一管理,帶來更便捷、更愉悅、更智能的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