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新聞中心 > 青島要聞焦點 > 正文

服務鄉村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山東農大發布振興鄉村戰略

2018-05-14 22:01 作者:于泓 來源:青島新聞網
分享到:

青島新聞網5月14日訊(記者 于泓)5月8日,山東農業大學舉辦“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新聞發布會,會上揭牌成立了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幾項學校重大科研成果和文化成果同時發布,全面展示了學校圍繞鄉村振興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戰略所出的規劃、探索和實踐。

山東農業大學校長張憲省和束懷瑞院士共同為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揭牌。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發布會上,學校黨委書記徐劍波從人才隊伍、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辦學區域等五個方面,全面介紹了學校辦學特色和近年來的發展成就。

在談到學校人才工作時,徐劍波指出,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培養和引進并舉,“輸血”與“造血”并重,“女婿”與“兒子”同心,打造了人才高地,為學校推進“雙一流”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對學校未來規劃,徐劍波強調,學校已經確立了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目標,走進新時代,學校扛起社會主義大學的使命擔當,把主動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戰略作為辦學的重要內容,在各個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今年初,山東農大與山東省科技廳、東營市人民政府、黃三角農高區簽署了共建山東農業大學國際現代農業科教基地的協議,全面吹響了進軍黃河三角洲的號角。”徐劍波表示,山東農大還堅持開放辦學、合作共贏,強化協同創新,積極謀求學校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礎上實施農業科教示范工程。面向鹽堿地開發與利用,該校與黃三角農高區、東營市和山東省科技廳共建國際現代農業科教基地。學校與泰安市共建汶陽現代農業基地,打造鄉村振興與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學校與青島西海岸新區共建未來農業創新與示范基地,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打造未來都市休閑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

會上,學校校長張憲省和束懷瑞院士共同為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揭牌。據了解,為打造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鄉村振興戰略高端智庫,提升學校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能力,經省編辦同意,山東農業大學成立鄉村振興研究院。成立后的鄉村振興研究院將整合學校現有的“三農”問題與農業文化研究中心、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現代農業發展研究院等研究機構的職能,還要整合校內科研力量,協同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與實踐開展研究,集科研、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為地方政府、農業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發展規劃、成果推廣、人才培訓等多方面的服務。

對接新舊動能轉換

多年來,山東農業大學形成了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特色和愛農支農的科教服務品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今年,山東省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新時代的發展主題。在進一步集聚辦學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上,山東農業大學提出“一二五四”的總體思路,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實施五大工程。

張憲省表示,一二五四”中的“一”,指的是學校設立的工作總體目標。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是山東農業大學的初心和使命,下一步,學校要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形成學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新動能,努力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為鄉村振興和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堅實有效的人才、科技和智庫支撐。

據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設計了兩步走的總體規劃。第一步到2020年,山東農大將全面完成“十三五”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在打造一流學科、培養優秀人才、造就領軍人才、集聚創新團隊、產出高水平成果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在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特別是推動現代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第二步到2030年,形成卓越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科學技術創新體系、社會服務支撐體系、國際交流合作體系,匯聚一批國際學術大師和協同創新團隊,產出更多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成為推動山東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這個規劃中,實施“五大工程”是重中之重。在學科高峰培育工程方面,山東農大全面推進“學科高峰”計劃、人才“筑峰”計劃、“杰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優秀科技創新團隊、跨學科創新團隊和公共支撐條件平臺建設,著力增強作物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園藝學3個首批省一流學科實力,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高端學科支撐。同時,學校將積極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育特色優勢學科群與戰略性新興學科,在農業科學、生命科學、食品科學等學科領域打造3至4個具有明顯引領和支撐作用的優勢特色學科群,在智能裝備、數據科學、生態環境、微生物工程等領域培植學科增長點,建設對接“十強”產業的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力爭建成5至6個省一流學科、2至3個國內一流學科、1至2個國際一流學科。

圍繞打造一流人才培養體系,山東農大實施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其內容包括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升級傳統優勢專業,增列新興、交叉專業,打造新能源、生態保護、鹽堿地開發治理、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專業群;建立人才培養方案動態調整機制,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結構平衡和良性互動;實施人才分類培養,推進卓越農林人才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選拔優秀學生進入“齊魯學堂”,促進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一體化等。該校還下大力氣狠抓教風學風,推進本科教學精細管理,落實青年教師聽課、集體備課、學生課堂筆記等制度;健全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發揮教學質量社會督導員的重要作用;強化實踐教學,鞏固和拓展“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實踐育人特色;深化“雙創四驅”工作模式,依托“互聯網+”“創青春”等平臺,形成創新創業教育長效機制,把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同時,山東農大落實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構筑研究生培養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創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拓展與沿線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合作辦學領域,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落實山東省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工作實施辦法,大力培養“一懂兩愛”的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在科技驅動工程方面,緊密對接“十強”產業,對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求,依托科研創新平臺,從十個方面精準發力,建設與社會科技創新鏈深度融合的科研平臺,開展創新研究,形成一批高層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果樹專家陳學森教授公布科研成果“蘋果和梨新品種優質高效育種和生產技術及應用”

禽病專家崔治中教授公布科研成果“禽病毒性腫瘤病綜合防控技術及推廣應用”

于振文院士發布了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齊魯時代楷模余松烈》一書

承前繼后發揚山農精神

發布會上,山東農業大學公布了幾項重大科研成果和文化成果。果樹專家陳學森教授公布了“蘋果和梨新品種優質高效育種和生產技術及應用”、禽病專家崔治中教授公布了“禽病毒性腫瘤病綜合防控技術及推廣應用”。于振文院士發布了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齊魯時代楷模余松烈》一書。

在公布的兩項科研成果中,禽病毒性腫瘤病綜合防控技術及推廣應用創建的禽白血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創立了我國第一個不用疫苗預防免疫的畜禽疫病防控模式,有效控制了禽白血病在我國的流行,研發的雞馬立克氏病新型基因缺失疫苗居國際領先水平。“蘋果和梨新品種優質高效育種和生產技術及應用”實現了蘋果和梨產業優質品種的培植和維持,創建了高效育種和生產技術體系,在國際上首次揭示蘋果起源、演化和馴化規律,明確了栽培蘋果起源于新疆。

隨后,于振文院士發布了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齊魯時代楷模余松烈》一書。余松烈院士是我國著名的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小麥栽培學的奠基人。他發展了小麥高產理論,創建了小麥精播高產栽培和小麥寬幅精播高產栽培技術,在黃淮海冬麥區大面積推廣獲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他為中國小麥生產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國家培養了大批農業科技人才。

會上,于振文院士動情地說到:“在余老師逝世兩周年之際,由劉觀浦、王平、黃有惠同志主編的《齊魯時代楷模余松烈》一書,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再一次喚起我們對余老師的深切思念。傳承老師的思想風范,我們就要學習余老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農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和人民科學家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

余松烈院士心系小麥生產,在90歲高齡時,仍然到田間察看小麥寬幅精播高產攻關的情況,提出小麥畝產800公斤目標。于振文院士至今記得自己的老師曾說過:“山東農大人的精神應該是,自強不息、腳踏實地、一絲不茍、敢為人先、勇攀高峰、服務三農”。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星子县| 英德市| 宜城市| 东山县| 水城县| 兴安县| 西丰县| 兴隆县| 清苑县| 阿克苏市| 襄樊市| 德惠市| 台湾省| 噶尔县| 黄浦区| 高唐县| 高邮市| 博野县| 偃师市| 枝江市| 汝州市| 武汉市| 彩票| 灵川县| 丹巴县| 新乐市| 内江市| 凤庆县| 孝昌县| 刚察县| 开鲁县| 陇南市| 颍上县| 阜南县| 巩义市| 驻马店市| 广饶县| 正定县| 福州市|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