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4月11日訊(記者 劉倩倩)糖球會的余熱還未散去,市博物館“五進”志愿宣講的到來,讓平安路社區再次熱鬧起來。今天,青博志愿宣講團來到興隆路街道平安路社區,為社區居民帶來《青島史話》主題宣講。
“咱們青島,可以說是一座既年輕又古老的城市。”負責本次宣講的畢秀華老師,算得上青島市博物館的“資深志愿者”,自2011年起就在館內擔任志愿講解員。此次宣講,她從新石器時期東夷祖先的生活講到秦皇漢武的霸業足音,從宋代板橋鎮的貿易繁榮講到嶗山道教的鼎盛久遠,再到青島村的商賈云集、商貿繁盛,梳理時代變遷的同時,也向社區居民展現著青島的古韻悠長。
市博物館志愿講解員畢秀華解讀《青島史話》
北阡遺址挖掘的巨大海蠣子殼、與真人等高的漢代木偶、“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北魏石造像……宣講中,一件件文物解讀,讓社區居民們時不時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真學到東西了”。聽過宣講,社區趙雪融阿姨深有感慨:“別說哈,以前老覺得青島就是個小漁村,今天才知道咱們青島也是文化源遠流長,歷史燦爛輝煌;經濟啦,水運啦,大佛保護,還有嶗山道教真不簡單,功不可沒。”
認真聽宣講的平安路社區居民
宣講接近尾聲時,市青博志愿宣講團工作人員拿出館藏古錢幣給社區居民展示,大家紛紛湊上前,看個仔細。
“邀請大家有時間到市博物館看看,我愿意給大家當向導。”宣講最后,畢秀華老師向社區居民發出誠摯邀請,鼓勵大家帶著家人走進博物館,去感知感受,擁抱人類文化。
社區居民在志愿者引導下觀察館藏古錢幣
據了解,青島市博物館作為國家首批一級博物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其中不乏稀世珍品。“真情傳博萬里行”五進文化志愿宣講活動,自2010年開展以來,志愿足跡踏遍青島市各大社區、部隊、中小學校、建筑工地、偏遠鄉村、新市民子女之家、中心聾校、敬老院、企事業單位等場所,透過承載歷史的圖片、見證歷史的文物,運用多媒體講座、講唱跳結合及互動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更多的市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廣博精深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