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鄉鎮(街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日前,市人社局、市編委辦、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通知并明確,每個社區、行政村應按每700名服務對象配備1人的標準配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協理員,且每個社區、村人社協理員不得少于1人,確保將人社服務平臺建到群眾“家門口”。
????根據《通知》,2015年年底我市所有區(市)、街道(鎮)服務平臺將全部達到市級規范化建設標準,力爭新型農村社區建成一個,基層服務平臺跟進建成一個。城鎮社區、農村社區和有條件的行政村,應設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崗位),原則上應按每700名服務對象配備1人的標準配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協理員,每個社區、行政村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協理員不得少于1人。鼓勵通過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購買服務、公益崗位開發、引入社會工作者等方式,充實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協理員隊伍。從事社區(行政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工作人員,符合條件的,按規定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并簽訂勞動合同,實行同工同酬,落實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待遇。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我市規劃建設了380余個新型農村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與已建成的10個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129個街道(鎮)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和200余個城市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一起,構建了“橫到邊、縱到底”,融就業、社保、人才、勞動關系、調解仲裁、勞動監察服務職能為一體的三級基層人社服務體系。同時,將69項人社服務項目全部下放到街道 (鎮),并逐步向社區(村)延伸,每一個城鄉居民均可在“一刻鐘”時間內就近、就地接受基層人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