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陽區將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繁榮基層文化作為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舉措,建成了高標準、寬領域、廣覆蓋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基本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有效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先后榮獲全國文化先進區、全國“服務農民 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山東省文化強區、山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等榮譽稱號,“文化超市”惠民服務項目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創新工作案例》,并榮獲省政府首屆文化創新獎和市政府系統改革創新優秀工作案例,“市民節”被評為第九屆中國節慶旅游獎,“新市民文化藝術節”被國家文化部評為農民工文化服務示范項目。在青島市科學發展觀績效考核滿意度測評中,城陽區群眾對文化生活滿意度連續多年列全市第一名。
????超前謀劃 高標準建設管理使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近幾年,城陽區大力實施“文化強區”戰略,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化、管理使用規范化等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實踐,構建起功能完備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高起點規劃配置。為有效整合利用資源,城陽區堅持規劃先行,統籌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綜合性文化中心,并按照“十五分鐘文化圈”無縫隙覆蓋的要求,定點規劃、合理配置。堅持文化設施必須與新型社區 “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室內設施必須與室外設施同步建設的原則,規定各級文化設施要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并同步配套400米塑膠跑道、球類及其他運動項目的標準化場所和健身器材等,為各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高檔次建設布局。一是高標準建設區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總投資5.1億元,建筑面積62819平方米的文體藝術中心2013年動工建設,現體育館已竣工,年底將投入使用。投資1.7億元、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的城陽百姓樂園,涵蓋健身休閑、藝術培養、文化活動、展覽展示等多個方面,開設了90余個項目200多個班次的培訓活動,日均人流量達到了2000人次以上。投資1000余萬元完成區文化館、區圖書館整體改造,均達到國家一級館標準。二是大力推進街道文化設施建設。目前全區6個街道按照便民、利民、惠民原則新建了11處高標準的綜合性文化中心(含文化廣場),累計投入資金3.6億元,室內建筑面積共計69500平方米,室外面積共計168000平方米。在此基礎上,規劃建設了片區綜合性文化中心35處。三是全面推進社區文化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5億元對全區150個社區文化中心進行改造提升,實現了社區文化中心全覆蓋,其中一類社區文化中心建設達82%。
????高水平管理使用。為不斷提升各級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水平,最大限度滿足廣大群眾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區圖書館、文化館實施延時服務,街道和社區文化中心根據群眾實際需求實施錯時服務。同時,為全區195個農村社區選拔配備了由區、街財政補貼的專職文化管理員,推進社區文化中心管理使用規范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免費開放水平。并制定出臺了《全區社區文化中心管理使用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將各級公共文化設施管理使用情況納入全區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通過明察暗訪、調查問卷和電話民意調查等形式進行督查,不斷提高各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免費開放水平和服務質量。
????激發活力 全社會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近年來,城陽區致力于建立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和管理的社會化模式,將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改革創新的方向并取得明顯成效。
????社會資本參與設施建設。青島海都集團、青島盛文集團等企業先后出資近5億元用于社區文化中心、美術館、民營博物館、 “益民書屋”等文化設施建設,豐富和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
????社會團體參與產品供給。引進了青島尚健尚泳健身管理有限公司、英派斯健身俱樂部、小白帆藝術團等20余家專業機構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管理運營,采用政府補貼為主的低收費服務模式,較好地滿足了不同群體的專業化需求。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面向社會選拔“文化超市”演出配送隊伍,擇優選拔節目質量較高、演出經驗豐富的演出團隊,提高了演出質量,深受群眾歡迎。
????社會人才參與公共服務。在全國范圍內聘請文學、藝術、曲藝、舞蹈等行業內專家、教授50余人組成了公共文化服務 “人才庫”,深入社區、企業、學校等進行培訓講座,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品質。同時,廣泛招募發動社會各界有文藝特長、熱愛公益文化事業的文化愛好者組建文化志愿者隊伍,廣泛參與到各項文化活動和文化服務中,提高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社會機構參與效果評估。為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評估的科學化、透明度,引入了第三方社會評估機構,定期對文化設施管理使用情況、“文化超市”惠民演出情況、文化活動組織開展情況和群眾對文化工作滿意度進行測評,并及時通報測評結果,立整立改,不斷提升全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人人平等 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成果
????為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城陽區堅持機會平等、權利均等,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設施配置均等化。現已建成以區級文化設施為龍頭,以街道、片區文化中心為樞紐,以社區文化中心為基礎的覆蓋城鄉的“網格型”文化設施網絡,即以居住地為中心,以一華里為半徑范圍內均有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各級文化設施全部實施免費開放,實現了文化資源綜合利用、共建共享,有效促進了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配置均等化。印制了公共文化服務便民地圖和便民服務手冊,在全區各級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懸掛和發放,不斷提高各級設施的知曉率和利用率。
????文化服務網絡化。深入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一卡通”圖書惠民服務,已建成圖書館分館126處,其中面向新市民服務的特色分館14處。“一卡通”服務被評為山東省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品牌。同時,建立了“文化超市 歡樂城陽”網站,廣大市民在網上就可選訂自己喜愛的政府免費配送的文藝節目、電影、圖書和培訓等,實現“網購式”文化配送。區每年向各社區、企業、新市民集聚區配送文化演出600場、電影1300場、圖書3萬冊、輔導培訓300余場等,讓廣大市民包括在城陽居住生活的新市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文化部部長蔡武連續兩年在全國文化工作會議上對 “文化超市”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中國文化報、新聞出版報、大眾日報等媒體先后以 “基層文化建設的‘城陽模式’”和“文化送什么,百姓說了算”為題對此進行了多次報道。
????活動開展常態化。依托各級文化設施分眾化、分齡層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并通過宣傳欄、網站、微博、微信等宣傳平臺進行廣泛宣傳,擴大活動的知曉率,無論本地居民還是外來新市民,老年朋友還是青少年,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興趣和特點參與其中。每年舉辦市民節、民間藝術節、新市民文化藝術節、“廣場周周演”、“歡樂大舞臺”社區專場及話劇、交響樂、京劇高雅藝術專場等各類群眾文化活動2000余場次。在各項活動開展過程中,充分尊重群眾文化需求,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設置節目互動、有獎競猜等環節,吸引群眾廣泛參與,實現了文化活動開展與群眾需求的有效對接。
????文藝創作精品化。開展了城陽區 “我的中國夢”第三屆“群星獎”評選活動,以往屆“群星獎”評選活動的優秀作品為基礎,對近年來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進行了整合提升,舉辦了全區群眾文藝匯報演出,展示了我區文化發展成果和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在青島市第二屆“海燕杯”群眾文藝原創作品大賽中,我區5件作品獲得最佳創作和最佳表演獎,7件作品獲優秀創作獎和優秀表演獎。在山東省備戰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新創作品評選活動中,我區原創柳腔小戲《冠軍回家》、舞蹈《小海豚》、少兒合唱《夢想搖籃》進入復選,《冠軍回家》被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評為“老百姓最喜愛的戲”優秀劇目獎,并多次參加全區基層文藝巡演。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建立,使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滿足,精神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幸福指數得到有效提升。下一步,城陽區將繼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建設,不斷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新內容,努力搭建公共文化服務新平臺,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方式,使公共文化服務最大限度的發揮提升素質、凝聚人心、激發活力、促進和諧的作用,為建設文化青島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