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4年,市南區居民感受到切切實實的民生改善。盤點食、住、行、樂以及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民生實事,發現其中貫穿一條紅線:民生為重,民生優先。時近歲末,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一年里發生的民生改善。
????親情關注民生
????今年,市南區民政工作可圈可點,特別是備受關注的養老領域——
????落實市、區兩級對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的資金補助政策,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發放補貼資金300余萬元,新增養老床位419張,積極推進浙江路9號一處8000余平方米的福濤頤養老年公寓建設。加大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生產監察力度,依托區社區服務中心,建立第三方監管機制,聘請安全生產管理專家定期對老年公寓的安全設施進行抽查,為老年公寓統一配備滅火毯、消防面具、滅火器等消防器材,指導3家老年公寓完成了天然氣管道和電器設施的改造。根據全市統一要求,按照每人150元的標準,為每名入住老人繳納意外傷害保險金;
????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6處,實現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部分由社會組織進行管理,實行社會化運營。建成14家社區食堂,為近千名老人提供無償或低償的配餐或送餐服務;
????加大老年人生活補貼發放。列為2014年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專項資金約1500萬元,為低保老人發放生活補貼和80歲以上老人發放高齡補貼,惠及20000余名老年人。
????深化“六送”居家養老服務。目前,全區共有8.5萬余名老人享受 “六送”養老服務,實現了困難老人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不斷豐富社區養老服務內容。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6處,實現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部分由社會組織進行管理,實行社會化運營。建成14家社區食堂,為近千名老人提供無償或低償的配餐或送餐服務。
????此外,今年,市南區還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方面做出改革。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社區服務類等四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截止到10月底,已辦理直接登記社會組織39家。在街道建立社區社會組織支持中心,成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由聯合會負責對轄區內社區社會組織實施樞紐式管理和服務。對不具備登記條件的社區公益服務團隊實行備案管理,指導社區社會組織開展活動。
????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堅持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為主線,堅持以提高衛生工作質量為基礎,堅持以提高居民健康素質為目的,市南區衛生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鞏固完善基本藥物降低群眾醫療費用。創建“基本藥物供應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房”藥事協同管理服務新模式,實行基本藥物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確保基本藥物的及時供應。利用網絡信息化平臺,建立雙向藥品安全追溯鏈,對基本藥物的使用進行全面監管,保障居民用藥安全。2014年1至9月,配備基本藥物231個品種,387個品規,采購基本藥物1416.06萬元,銷售基本藥物1443.30萬元,三日到貨率達97.07%。
????做實做好為民辦實事工作。區辦實事項目為為轄區戶籍60-79周歲無體檢單位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和啟動白內障復明工程,截至目前,已為轄區老年人健康體檢5萬余人次,新建、更新居民檔案1萬余份,報名參加白內障復明工程人員為338人,已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118名老年人。
????穩步實施社區公共衛生服務。1-9月份,11個專業23位高級職稱專家在社區坐診709次,診療人次為3074,扎實推進了“名醫進社區”活動;舉辦健康大講堂等活動28場,組織社區義診咨詢14場;開展門診統籌簽約、雙向轉診、門診大病等業務工作,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116246人次,雙向轉診上轉7250人次、下轉1917人次。
????加強公共場所日常衛生監管。開展了轄區內醫療機構及公共禁煙場所控煙工作專項檢查,1-9月份監督檢查公共場所單位1930戶次數,受理投訴舉報37起,行政處罰34起,罰款39000元,所有行政處罰案件全部按規定網上錄入,案卷材料按標準化歸檔,對社會公開,截至目前行政處罰案件無一例上訴和復議案件。
????穩步推進基層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市南區人社局著眼于保障民生,著力于解決基層就業與服務,先行在全市進行社區就業服務試點工作。截至10月20日,轄區企業新增正規就業43000余人。其中,吸納本轄區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480人;扶持創業2022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808萬元,回收率達98%;培訓各類人員2350人。
????圍繞就業服務“更方便、更快捷”,全面推行基層公共標準化、信息化平臺。對街道、社區工作職責進行了重新梳理,下放街道、社區50項工作職能,將失業人員求職配置、培訓報名、政策咨詢等更多就業服務延伸到社區。人員就業、培訓、保險等信息數據通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自助服務一體機”同步進行查詢。目前全區已在區人力資源市場、職業能力培訓中心、9個街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及社區配備了人社業務自助一體機26臺,實現智能配崗、培訓報名、社保信息等一鍵查詢。
????圍繞就業總量“更均衡、更穩定”,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實施招聘“常態化”,區、街、居三級現場同步崗位發布、同步現場招聘、同步崗位配置。其中每周三、五在人力資源市場舉辦招聘會,每周二、四在街道與社區進行招聘,實現了天天有招聘、月月有專場的招聘形式。深入高校舉辦了 “圓夢青島”、“青春勵志就業揚帆”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76場,提供就業崗位4萬余個;新增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5家,提供崗位110個,并建立全區首家電子商務類型的見習基地,目前,我區見習基地企業達到46家,見習大學生680人。
????突出基礎先行,全面構建人才發展框架。2014年以來,市南區引進人才24336人,其中引進博士或正高職稱人才190人,碩士或副高職稱人才2287人,海外留學人才320人,外國專家419人,對接“藍洽會”項目52個,項目資金總額近2億元。 (姜慧麗 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