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正式啟用以來,行政審批改革工作開拓創新、穩步推進,主要取得了實現集中審批、精簡審批事項、創新審批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等四個方面的顯著成效。
????行政審批事項實現集中審批。審批部門、人員、事項集中入駐各級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審批環節,推動審批過程的公開、公正、透明。目前共有45個部門(單位)入駐,能夠辦理審批事項270項,監督服務事項207項,集合了大部分具有審批職能的政府部門。
????大幅精簡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先后多輪對審批事項進行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的468項減為310項,共精簡158項,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于領先水平。
????行政審批方式不斷創新。針對企業登記注冊、建設項目等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審批領域,實施了聯合辦理、并聯審批,在全國首創 “容缺受理”工作模式,目前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于領先水平。
????行政審批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建立了重點項目審批綠色快速通道,為重點項目提供全程幫辦代辦服務,實施建設項目統一收發件、嚴控兩頭制度,以及設置涉海事務集中審批服務窗口等措施,推動行政審批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亮點一: 從“一站式”到“一窗式”
????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啟用后,市審批辦就推行了企業登記注冊(無前置許可)“一站式”聯合辦理。之后按照《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按照“同時受理、聯合審批、統一發證”的工作流程,設立聯合辦理窗口,實現了企業登記注冊(無前置許可)“一窗式”聯合辦理,企業登記注冊涉及的工商、公安、質監、稅務部門實行并聯審批、網上流轉和信息共享。“一站式”變成“一窗式”后,辦理者不用一個窗口一個窗口地排隊,辦理時間比以前大大縮短。
????亮點二: 建設項目“聯合”“控兩頭”
????2009年,市審批辦即分步驟、分階段對建設項目的用地、立項、規劃和施工許可審批實施流程再造,實現多部門聯合辦理,提高審批效率。
????2012年以來,市審批辦將建設項目細分為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工業項目和服務業項目,進一步優化了三類項目的審批流程。聯合審圖、聯審會議、統一收發件、納入壟斷性中介機構等創新措施的實施,都為建設項目快速審結節省了時間。市審批辦還實行了“統一收、發件,嚴控兩頭”制度,對流程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個人因素對審批進度的影響大大減小。
????亮點三: 11個部門聯合驗收項目
????建設項目聯合驗收,是指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具備竣工驗收條件后,由建設單位自愿申請,將原來“各自為政”的專項竣工驗收,變為統一受理、統一現場驗收、統一發放驗收文件的驗收方式。市城鄉建設委、規劃局、公安消防局、環保局、市市政公用局、衛生局、人防辦、氣象局、郵政局、質監局、國土資源房管局……按照以前的專項驗收,每次都順利的情況下,建設單位最少需要驗收11次。而現在,一次搞定。
????由于牽涉內容更多,聯合驗收由市城鄉建設委牽頭,11部門組成聯合驗收工作組,在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設置聯合驗收窗口,統一受理聯合驗收申請,各驗收部門則向大廳派駐工作人員。在約定的驗收時間,各部門驗收人員會統一發車抵達,對項目主體進行現場驗收,同時對申請材料現場審查。驗收結束后,各部門當場提出驗收意見和材料審查意見。
????亮點四: 容缺受理暢通“綠色通道”
????從2013年開始,青島市嘗試建立市重點項目審批綠色快速通道,對市重點項目審批試行“容缺受理、容缺審查、企業承諾、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建設項目的申請材料不齊全時,審批部門可先行受理、審查。截至目前,已受理新浦路機械式立體停車場等市區重點建設項目136個。
????所謂容缺受理,就是改變以往材料不全不能審批的模式,申報單位只需提交幾份關鍵材料,作出書面承諾后,審批部門可先出具初步審查意見;當項目單位申報材料齊全、達到法定審批條件后,再由各部門根據初步審查意見,按法定程序出具正式批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