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是青島科技大學的一名大學生,今年6月份,他與自己的兩個好友,一起入駐了“藍色夢想”創業基地,實現了創業的夢想。這個由市北區登州路街道辦事處攜手海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壽光路3號成立的全市首家街道大學生創業基地,一共才260平方米的創業平臺,自6月中旬正式開辦以來,已吸引像郭凌團隊這樣的6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入駐,另外還有3家企業正在洽談中。是哪些大學生選擇來此創業?他們的創業之路如何?這個創業基地又是如何運營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低門檻無租金幫“大忙” 郭凌中等身材,雖說當上了老板,但22歲的年齡還是讓他難掩滿臉的稚氣。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為一家外語培訓機構做校園推廣。
????“這個創業平臺雖小,但門檻低,優惠多,為我們這些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條件。”郭凌說。
????郭凌和同學一直想進軍營銷策劃行業,但苦于沒有合適的經營場所。“寫字樓和商鋪租金昂貴,我們當學生的難以承受,而租用民宅又會降低公司的可信度,客戶會懷疑我們是‘皮包公司’,但入駐壽光路3號創業基地后,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郭凌說,入駐這個基地,不僅可將公司注冊在創業中心,而且辦公用地的租金及物業費全免,“這可幫了我們大忙了!”
????如今,郭凌已成功注冊了公司。“我們公司名字叫凌動營銷策劃公司,拿到營業執照的那一刻,我們非常激動,跟師弟師妹一起,我們成了‘青島合伙人’,我們將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利用新媒體為企業開展營銷策劃。有這個創業平臺做依托,我們聯系業務時底氣更足了。”郭凌說。
????在“藍色夢想”創業基地,記者看到,新裝修的260平方米的二層小樓被分成了工作區、會客區和管理區,主辦方之一海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免費為大學生配備了新的電腦、桌椅等配套設施。“小樓面積不大,比起市區辦的創業基地也很簡陋,但篳路藍縷,希望街道的這個‘小平臺’,能給大學生一個‘大支點’。”登州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永飛說。
????登州路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主任李盛曉告訴記者,他們設立的這個創業基地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著力幫扶轄區就業困難的大學生。
????“基地對入駐人員設置了一定門檻,主要針對街道轄區居民家中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重點幫助低保和低保困難居民家庭的大學生,順便解決‘4045’人員的就業崗位,他們本身起點低、經濟困難,更需要扶持,更缺少鍛煉平臺,而其他基地則范圍較廣,針對性沒這么強。”李盛曉說。
????隨時隨地的創業指導
????唐慎之2012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當了兩年的“青漂”,在“藍色夢想”創業基地,他終于有了自己的辦公區域。眼下,雖然自己的新視媒設計公司只有十幾平方米,但他卻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大舞臺”,投注了無限的熱情,悉心經營。
????“我以前就想創業,但一直‘漂’著。一沒經驗,二沒錢,公司不喜歡這樣的毛頭小子。所以在創業這條路上,我一臉茫然。”唐慎之告訴記者,“可現在不一樣,在這個創業基地,無論是前期的公司注冊、項目立項,還是后期的市場化運作管理等,海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會給予全程跟蹤服務,這讓我心里有了底,不至于無方向的迷茫。”
????“這個大學生創業基地的優勢不只在于提供免費場地和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有針對性的專業輔導和創業服務,這是學生創業者在起步階段最需要的。”李盛曉介紹。
????據了解,創業基地通過專業化的運營團隊,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項目培訓、資金擔保、技能提升、市場評估、風險控制等一系列服務內容。通過崗位連鎖超市,實現崗位實時公布、信息即時互通;通過一對一約談,制定個性化就業幫扶措施;通過創建 “職來職往”、“授人以漁”、“天生我才”等七大功能區,打造大學生創業扶持品牌。“我們不僅要搭建一個平臺,而且要將其打造成學生企業的‘孵化器’。”李盛曉表示。
????青島海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嘉懿介紹,針對每個創業團隊提交的創業計劃,公司都會提供項目評估和風險預測。如果項目可行性高,會全力支持;如果項目尚不成熟,會為他們提供指導意見,幫助他們拿出更好的解決方案。“這個平臺建好了,能給社會孵化出更多的企業家來,前期公司會對入駐的創業團隊進行全程孵化培育,待企業成熟推向市場后,再提取一部分費用。”趙嘉懿說。
????投資顧問“捆綁創業”
????“我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家境一般,自己也沒多少積蓄,想創業,除了專業輔導缺乏外,也一直為啟動基金犯愁。可是這個難點,海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都給我們解決了。”唐慎之告訴記者。
????“我們這個大學生創業基地,除了低門檻外,還可以為來此創業的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而這一點對大學生來說是最為關鍵的,”李盛曉說,“目前制約大學生創業的因素除了經驗不足外,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在這個基地創業的大學生創業如遇到貸款難題,可由街道的合作方海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大學生提供銀行貸款全額擔保,全力提供經濟支持,可解大學生創業用錢之憂。”
????那么,海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什么如此義務地“一路護航”呢?
????針對記者的疑惑,李盛曉解釋,這正是 “藍色夢想”最吸引人的地方。
????海林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資金,包括場地裝修、設備更新、物業管理及入駐公司前期的注冊資金等,那公司靠什么盈利呢?
????針對記者的疑問,李盛曉解釋說,等到入駐基地的公司孵化完成,項目投向市場盈利后,海林會收取10%的利潤。“如果孵化企業不盈利呢?”記者進一步追問。“這就是海林在公司前期孵化階段所要完成的任務。如果項目市場前景不樂觀,海林則為他們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保障日后的利潤分成。這像鏈條一樣,將大學生與投資顧問綁在一起,既減少了大學生的創業風險,也保障了投資公司的高效運轉。”李盛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