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園社區,提起董作蘭的名字,居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在居民眼中,她不僅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更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巷總理”。不管是居民的小事還是難事,她統統管到底。在社區工作的這14年里,她從未請過一天假,永遠將居民的事放在心頭。正是她的樂此不疲和辛勤付出,居民對社區更多了一份依賴。
????托管班服務小居民
????香港花園社區是原辛家莊村改建后的半封閉小區,社區酒吧多、商鋪多,外國人、流動人口多,人員構成相對復雜,解決居民生活中面臨的一些問題時,相對來說也比較有難度。在街道黨工委的支持鼓勵下,近年來,董作蘭帶領社區一班人積極創新服務方式,培育出了集維修、醫療保健、心理疏導于一體的“為民365便民服務隊”,幫助居民解決了不少問題。
????為不斷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董作蘭充分利用社區服務管理中心的場地資源,組織建立了全區首所老年大學分校,開設了電腦、網絡、聲樂、繪畫等12個興趣班組,滿足了不同層面居民的文化需求,還有針對青少年成長開設的 “四點鐘公益課堂”和針對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托管難開設的親子活動園和 “寶德書屋”,免費為放學后的小學生提供托管服務;定期舉辦“國學國粹大展演”和小發明、小創作、小記者、小廣播、小畫家等“五小”班,為青少年全面發展搭建了平臺,深受學生及家長的喜愛。
????劃分“民情責任田”
????為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珠海路街道將社區內每個居民片區、樓座劃分為“民情責任田”、每個“民情責任田”都有一名街道干部負責,使街道的所有干部都能夠在社區中沉到底,有效解決“浮在基層的上面”問題,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每月街道干部都會走訪入戶,日積月累全面掌握片區居民戶情的“第一手”鮮活資料。為確保工作扎實推進,珠海路街道制定了督查考核機制。以社區為單位成立“民情責任田”工作組,每名干部每周五報送“民情責任田”問題信息及解決情況表、每月底報送入戶情況表;每半年街道集中檢查《民情日記》記錄情況。
????結束語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組織;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服務;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幫到家”。作為市南區的黨建服務品牌,“幫到家”因為從居民最需要解決的小事、急事、難事入手,切切實實幫助老百姓解決身邊事得到大家認可。在“幫到家”品牌的引領下,市南區多個街道還出現一批退而不休的老黨員。早報自4月21日起,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為主題,每周報道一位在市南“幫到家”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社區志愿者。在這為期兩個月的基層采訪中,居民們無不拍手稱贊這些在社區中退而不休的老黨員們,他們在社區這個大家庭里發揮余熱,真正起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