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等智能手機上市后,小靈通逐漸退市。
小靈通機遇
小靈通就像鯰魚一樣,2003年3月10日在青島放號當天,就攪動著整個通訊市場。青島老百姓則成為其中的最先受益者。“撥打市內電話前3分鐘0.22元,第四分鐘起每分鐘0.11元,國內、國際長途電話也與固定電話資費相同,這樣的話費標準,當時想都不敢想。”與小靈通結
從2004年年初開始,呼吁多年的本地手機單向收費在青島實現,手機漫游費、手機長途費以及上網費等費用逐年下降,手機用戶數量持續上升。其中在2006年一年青島就新增手機用戶187萬戶……小靈通的鯰魚效應激活了整個通訊市場。緣十年的市民董霞至今還著用UT斯達康的一款直板小靈通,雖然現在擁有蘋果4S、三星Note II兩部智能手機,她依然不愿意棄用小靈通。
2003年,要想買到一部小靈通需要費一番工夫,排隊、托人都十分常見。小靈通放號3天就有15000人入網,3年時間用戶接近100萬,足以說明小靈通在青島受到的熱捧。
小靈通無線市話
小靈通無線市話(PersonalPhone System)簡稱PHS,是一種個人無線接入系統。它采用微蜂窩技術,通過微蜂窩基站實現無線覆蓋,將用戶端(即無線市話手機)以無線的方式接入本地電話網,使傳統意義上的固定電話不再固定在某個位置,可在無線網絡覆蓋范圍內自由移動使用,隨時隨地接聽、撥打本地和國內、國際電話。
小靈通取名于葉永烈科幻作品《小靈通漫游未來》,本是國內最早開發無線接入網技術的UT斯達康公司生產的手機的專有名稱,但是后來演變為人們對“無線市話”的特定稱呼。由于承載小靈通的PAS技術必須運行于固話網之上,所以它無法像移動電話那樣提供城市間漫游服務。并且小靈通所用1.9G頻率本就處于信號不穩定狀態,傳輸的信號趕不上汽車和火車運行的速度,所以在一些特殊的場所,如火車、汽車上、高樓里及地下室,小靈通的通信效果會大受影響。
小靈通發展歷程
1998年1月,浙江省余杭區在國內首先開通小靈通業務,標志著小靈通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2000年6月,《關于規范PHS無線市話建設與經營的通知》發布,明確了小靈通在我國的發展政策和管制政策,小靈通作為無線系統的補充和延伸,定位于小范圍低速移動無線接入。
2003年3月10日,小靈通在青島正式商用。
2004年2月,青島網通開通小靈通短信業務。
2005年10月,機卡分離式小靈通在青島上市,為用戶更換小靈通提供了方便。
2006年11月和2007年一季度,青島網通先后推出靈通商務卡和異地服務,實現了省內異地漫游零費用。
2008年8月14日,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發布公告稱,根據電信重組方案,聯通與網通將通過換股的方式合并成新聯通。
2009年2月,重組后青島聯通召集情況說明會,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目前青島聯通沒有接到上級部門的任何有關小靈通退網的通知,仍將一如繼往地做好小靈通服務工作。
2010年9月,青島聯通推出小靈通升級活動,現有小靈通用戶可通過預存話費的方式獲得GSM手機。
2013年5月,青島小靈通用戶陸續接到青島聯通推送的小靈通升級轉網的短信。青島聯通客服人員表示,轉網活動將在7月份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