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京地鐵被雷電擊中,導致地鐵一號線停運1小時;2007年,南京雷電導致線路單向停電1個多小時后才恢復;2011年,北京地鐵十號線信號設備遭雷擊,部分區段列車運行間隔加大……在已經有地鐵運營的城市,雷電導致地鐵停運的事件時有發生。青島地鐵如何規避這種危險?記者昨從市氣象局防雷中心獲悉,他們已開始地鐵工程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將查閱近30年來的島城氣象資料,根據地鐵全線落雷密度計算所需實施的防護等級,并模擬雷擊和人員傷死亡概率。
資料
平度雷電最多嶗山最少
平度一年有23.5天雷暴日、嶗山一年則只有18.2天……昨日,市氣象局氣候科公布了近30年來島城的氣象觀測資料顯示,平度是全市雷暴日最多的地區,嶗山則最少。
“盡管青島不是全國雷暴日最多的地區,卻是雷暴災害影響最大的地區之一。 ”市氣象局防雷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說,據不完全統計,20年來,青島地區直接經濟損失在百萬元以上的雷電災害事故就有上百起,因雷電災害造成數百人傷亡。青島地區雷暴日空間分布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多,季節性分布特征明顯,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新公布的近30年氣象資料顯示,平度雷暴日23.5天最多,膠州則為21.2天,萊西21.7天,嶗山18.2天,即墨22天,市區20.2天,膠南21.3天。
氣象專家說,島城每年3月份就會進入雷暴期,一直持續到11月份,整個雷暴期長達9個月,其中6、7、8、9月份為雷暴高發期。從常年來看,島城平均初雷日為4月17日,最早初雷日1月4日(市區,2000年),最晚初雷日5月28日(全市,1977年)。氣象專家稱,島城地勢西北偏高,當氣流攀爬時,就會在西北地區被抬升,從而形成對流天氣系統,帶來雷電天氣。平度大澤山、萊西水庫地區就是這樣。
專家
查30年資料定防護等級
市氣象局防雷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抽調了防雷專家組成技術服務小組,對在建地鐵項目的防雷安全措施進行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及圖紙審核,內容包括防雷安全要求、大氣雷電環境評價、雷擊人員傷死亡概率模擬、雷擊經濟損失概率模擬、雷擊爆炸火災概率模擬、公共設施及文化遺產損害概率模擬等。
防雷專家稱,地鐵是城市里人員最密集場所之一,地鐵的電力系統和各種控制系統錯綜復雜,這些系統一旦受到雷擊或因雷電波侵入而損壞或發生故障,后果不堪設想。地鐵建筑主體雖然位于地下,但地鐵車輛段、出入口罩棚、風亭、冷卻塔等設施位于地面,這些部位容易成為雷電波入侵的突破口,因此加強地鐵的雷電防護非常必要。
“地上建筑主要需防護直擊雷,地下設施則要防護感應雷。”市氣象局防雷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根據市氣象局提供的近30年來青島氣象資料,詳細分析地鐵走向沿線的落雷密度,然后再確定是否需要按照最高等級的三級防護施工。 “雖然是30年資料,但雷電監測2006年才有,所以具體雷電數據目前并不是非常豐富?!彪m然如此,他們還將做好后續防雷跟蹤檢測及竣工驗收檢測,重點加強施工中的防雷隱蔽工程的跟蹤檢測,確保工程質量。
防護
保安全需“穿”三層防護衣
防雷專家說,直擊雷聲光并發,主要擊壞放電通路上的建筑物、輸電線,感應雷悄悄發生,主要破壞電子設備。對于一些地鐵設備來說,主體系統雖然鋪設在地下,但是很多線路卻延伸至外面,這將成為有可能遭受雷擊的隱患。另外,雷電防護不只是對建筑物本體進行防護,對弱電系統也要加強防護,比如計算機網絡、監控設施、控制系統等。因此,地鐵全線都需安裝避雷器,在雷擊時把雷引入地下。
根據外地經驗,一般都要求建筑物外部防雷裝置、配電系統防雷、信號系統防雷、接地系統等都必須達到國家標準。 “這三個系統做好防雷后,就等于給地鐵項目穿上了三層防護衣,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有什么問題。 ”專家稱,雷電災害具有很大偶然性,即使三級防護也不敢保證百分百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只能將可能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記者 徐美中)
上一篇:冷空氣襲青島22日氣溫下跌5℃
下一篇:男子離婚當庭求前妻還12雙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