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鄉村文明行動”媒體行系列評論之十四
????大眾網評論員 赫洋
????“人人都說那個沂蒙山好。”一曲婉轉悠長的《沂蒙山小調》,讓聽眾在欣賞悅耳音樂的同時,也讓無數人記住山東有個沂蒙山,更是在全國叫響了“山東民歌”的招牌。而《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正是基于沂蒙山區傳承已久的民間山歌改編而來。因此,農村傳統文化有著其獨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發掘、保護和傳承農村傳統文化也是推進農村文化大發
????農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富礦。中國農村傳統文化的內涵非常厚重,而且有其悠久的歷史淵源。中國農村傳統文化的主體是那些不可輕易改變的“家庭價值觀”和“鄉土觀念”等元素,反映了中國農民意識深層的價值取向和在這種價值指導下的行為模式。那些經由農民在千百年歷史沉淀下積累出的傳統文化,歷經世世代代農民的口手相傳,并創新發展至今,已經具有了獨特的傳承性,不僅能夠作為一門藝術去進行專門的研究,更能從中考證一個地區歷史發展的變遷。
????農村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無論是歌曲、繪畫,還是手工藝品或民間小故事等等,都具有著獨特的藝術表現力。莊稼漢口中隨便唱出的調調,在我們聽來仿佛是天籟之音。農民家門口貼著的普通年畫,被專業的美術學者稱作精美的工藝品。而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農村傳統的虎頭鞋、虎頭帽更是曾經俘虜過眾多“老外”的心。
????發掘、保護和傳承農村傳統文化可以成為實現農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有力抓手。發掘農村傳統文化,能夠讓被歷史塵封的傳統藝術再現,煥發新的生機。保護農村傳統文化,不僅是對我們“老祖宗”所進行的藝術創作的負責,也能通過申請“非遺”等方式做強文化品牌,發展當地的文化產業。而傳承農村傳統文化的意義則在于通過創新,使之更具有鮮明的時代感,更符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
????鄉村文明行動開展以來,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藝術生活,威海榮成市的西霞口村專門投資1500余萬元建設了"西霞口藝術館",將當地傳統民俗文化藝術作品進館展出,在保護了這些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同時,西霞口村還聯合中國楹聯學會建起了中國楹聯博物館,里面展出的楹聯作品都是根據西霞口村500多戶村民的家庭情況單獨撰寫的。這種做法既讓農民重新認識了楹聯這項傳統民俗,又通過這一平臺將西霞口的品牌推向了全國。
????文以載魯,德化文新。鄉村文明行動的開展,讓農村文化有了大發展,讓農民的文化生活有了新提升。在未來深入推進鄉村文明行動的過程中,做好發掘、保護和傳承農村傳統文化的工作,定能為山東農村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