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美國國務院官員簽發的一項公告發往全美孔子學院,要求目前在該國持有J-1簽證的孔子學院中國教師在6月30日前離境,美方稱不會為他們續簽簽證。
此事在中美兩國國內引起巨大爭議,面對媒體的質疑,美國國務院昨晚又“抽了自己一嘴巴”,稱政策聲明中的部分內容“易引發誤解”,并表示將重新起草聲明,以澄清與已獲認證的大學合辦的孔子學院實際上是符合簽證規定的。
緣起
美孔子學院老師 須6月30日前離境
簽發這一公告的是美國國務院負責教育和文化事務局私營部門交流的副助理秘書長羅賓·勒納。公告稱,盡管孔子學院可能有益于促進文化交流,但其所從事的活動“必須符合正確的交流規范,遵循相關法規”。
美國國務院的公告說,孔子學院內教中文以及文化的教師是以J-1簽證入境(注:J-1簽證是一種非移民簽證,供外籍人士申請在美國作為交換學生或者訪問學者進行學習、教學活動),雖然孔子學院教師是以教師、研究學者的身份到美國,但是他們教授的對象包括小學和初中的學生,違反了J-1簽證持有者不得在高中、初中以及小學教書的規定。
公告說,在美國學院和大學交換的教授和研究學者是為了“促進思想交流、研究、互相充實,促進美國和其他國家研究和教育機構的聯系。但并不提供給外國教授和研究學者參與教學和講學的機會”。
進展
美將重發指令 盡量不讓老師離開
而美國國務院對媒體的最新回應已經有所退步,稱政策聲明中的部分內容“易引發誤解”,并表示將重新起草聲明,以澄清與已獲認證的大學合辦的孔子學院實際上是符合簽證規定的。
美國國務院最新聲明稱,美國強有力、可持續地支持教育和文化交流,包括關鍵語言的學習,強烈支持與中國之間“人民對人民”的合作。與孔子學院有合作關系的美國大學符合“贊助大學層次交流項目”的認證條件。國務院本周內將盡快頒布一項修訂后的指令,以澄清這些問題。
回應強調,17日的指令并非意圖干擾孔子學院的活動,而是旨在確保外國學者和教師的來美簽證符合正確的簽證類型。“我們不會為教學進度制造不必要的困難,也不會限制教育和文化交流。”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紐蘭也在北京時間今晨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務院發布的政策指令并不是針對孔子學院本身,而是旨在確保(外國學者和教師)來美簽證符合正確的簽證類型。
紐蘭解釋說,J-1教育簽證中(教師簽證)有兩個類別,一類是適用于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師;另一類適用于大學里的教授和訪問學者。而目前這一簽證的使用情況有點混亂,因此美方打算進行清理。
對于美方是否會要求持有這類簽證的中國教師6月底前離開美國的問題,紐蘭說:“我的理解是,我們將盡量在不讓任何人被迫離開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
中方回應
國家漢辦:相信結果會有轉機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表示,中方主管部門正就美方將不向在美的孔子學院教師續簽簽證一事與美方進行溝通,希望妥善解決美孔子學院教師簽證。
針對美國的最新回應,國家漢辦負責人表示,目前雙方還在交涉過程中,相信最終結果會有轉機。
國家漢辦負責人表示,對美方在事先沒有任何協商的情況下發出這樣的公告感到“震驚”,并表示已致信下設孔子課堂的美國大學校長,就此事進行交涉。
該位負責人指出,如果這些教師被迫提前返回中國,將不僅是中方損失。
如果按照美方的簽證要求,這些教師需要在兩年之后才能再去美國。由于目前全球興起的漢語熱,許多國家都存在著中文教師短缺的問題,中方如果再選派新一批教師赴美,需要重新進行選拔、培訓和簽證,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如果這50多個老師在6月底前離開,那么這50多所學校的中文課是必須要停的。
據了解,目前,除了聯系各個學校的校長,國家漢辦還和中國駐美大使館保持密切聯系,并向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中的兩名美國籍理事寫信反映此事。
本版文/記者 尹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