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宗偉出席新聞發布會 大眾網濟南5月13日訊(記者趙新婷)今天上午,“科學發展新山東——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舉行新聞發布會,9個省直部門的有關負責人現場回答了來自全國網絡媒體的提問。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宗偉介紹,山東加快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藝術精品,一批文化惠民工程相繼建成投用,全省公共圖書館達到153個,實現了鄉鄉有文化站。
藝術創作:打造精品,百花齊放大獎頻出 據李宗偉介紹,近年來,山東各地加大藝術創作力度,打造了一批藝術精品,有1臺劇目入選文化部首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2臺劇目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3臺劇目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5臺劇目榮獲文化部“文華劇目獎”,7個雜技節目分別獲得“金小丑”獎、法國明日雜技節“共和國總統獎”等國內外雜技大獎,2人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其中1人獲“二度梅”,另有20余部優秀劇目在全國性各類劇目評比展演中獲獎,17人次在中國藝術節以及文化部主辦的全國聲樂比賽等大賽中獲單項獎。 文化惠民:五級網絡,鄉鄉都有了文化站 目前,山東省公共圖書館、文化(藝術)館、博物館分別發展到153個、158個、121個,其中達到國家三級館以上標準的數量均居全國前列,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全面完成,實現了鄉鄉有文化站,建成村文化大院53000多處,占行政村總數的近70%。全省已基本形成了省、市有圖書館、藝術館、博物館,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村和社區有文化活動室或文化大院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文化共享工程資源總量超過40TB,全省17市和140個縣(市、區)全部建起了高于國家標準的支中心,規范化站點達到40%以上,建成標準化公共電子閱覽室4200多個,山東成為全國的“示范省”。近期,文化廳又與省廣電部門合作,開通了山東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有線電視平臺,標志著文化共享工程實現進入千家萬戶。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三館一站”免費開放陸續推開。今年又啟動了完善、建設1萬個村文化大院、為農村(社區)群眾免費送戲1萬場、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免費培訓1萬名基層文藝骨干、為院團配備流動舞臺車等工程,強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建設。 體制改革:三局合一,組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 目前,文化體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扎實推進,青島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山東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暨組建山東演藝集團方案》已經制訂,全省一批文藝院團改革方案抓緊制訂。 另外,全省17市全部實現了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局合一”,并組建了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全省有129個縣市區按照授權或委托執法模式,也組建了統一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全省文化市場執法人員由1040人增加到2100人,執法經費比改革前增長了近3倍,執法條件明顯改善,執法力量顯著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