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倒是不錯的手機,但為啥內置的手機安全軟件老冒出來呢!都不知道是殺毒,還是本來自己就是病毒!”剛剛在某通訊運營商獲得定制手機的用戶陳小姐對此頗感生氣,但失望的絕對不只有她一個。據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不少用戶反映通訊運營商的定制手機問題多多,不少用戶甚至使用后直呼“難用”。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國內通訊運營商定制手機基本處于兩極分化,要么是昂貴無比的國際名牌,要么是難以使用的非市場化國產手機。業內專家呼吁,國內運營商在選擇引入定制機時應少加入官方意見,盡可能定制被市場檢驗成功的國產手機,才能有效提供用戶體驗并降低價格。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定制手機問題多多 ????你會怎樣購買手機?方式大概也就兩種:到家電賣場或手機連鎖賣場購買;又或者去運營商預存話費購手機。由于不少用戶對運營商信任度很高,因此均樂意嘗試通過“預存話費免費獲得手機”等方式購買手機。不過,近日記者卻在采訪過程中發現,不少用戶均對運營商定制手機,尤其是中低端定制智能手機,頗有微詞。 ????首先是運營商對定制手機加入了大量用戶根本不需要的應用軟件,這些應用軟件非但沒有讓手機功能獲得提升,甚至讓手機使用體驗大減。“看這個可惡的‘安全軟件’,不停地忽閃,卻毫無用處。”用戶陳小姐拿著某運營商定制的智能手機向記者抱怨說,此款定制手機內置的某款“安全軟件”幾乎但凡手機上網,就會跳出來“檢查安全”,最終導致手機上網和各項操作非常緩慢。“真不知道它是在殺毒,還是本身就是病毒。好端端的一臺手機給定制軟件給毀了。”陳小姐抱怨,早知如此,她就購買同一型號的普通版手機好了。 ????除了上述問題,定制手機軟件上的問題還一摞摞。據記者了解,很多用戶均抱怨,同一型號的智能手機,很多在普通版本上可以流暢運作的軟件,到了運營商定制手機上就“行不通”。比如記者了解到,某款知名韓系手機,開發者為其開發一款無需過多權限的Android手機游戲,但卻發現在普通版手機上可用,到了某運營商定制機中卻無法使用的尷尬現象。 ????在此次調查中,有定制機用戶甚至向記者表示,他最終將不得不將運營商定制機進行“刷機”,刷成普通版,再使用。 ????運營商技術有問題? ????為什么本來為了方便用戶而推出的運營商定制手機,到最后反而成為用戶的頭疼和麻煩所在?業內人士認為,運營商、終端廠商和手機用戶都有責任。 ????“運營商在定制過程中,涉及的技術問題多多。”知名調研公司戰國策咨詢首席分析師楊群向記者表示,很多運營商的定制技術根本“未過關。”據楊群舉了一個頗為滑稽的例子:比如某運營商決定將Android系統改造成自身運營商的操作系統,但改造過程中的兩三年不但發現問題無數,還發現了一個可笑的規律——所謂改造得越優勝的定制操作系統版本,就是最接近Android的原生態、未修改的版本。“最終該運營商被迫放棄推廣自有操作系統計劃,但無數的問題定制手機已經推出市面,銷售到用戶手中。” ????哪些運營商手機最容易“出問題”?據艾媒咨詢董事長張毅向記者表示,根據他觀察,運營商定制的超低端手機,千元智能手機,由于配置低不敢添加太多插件,因此上述問題比較少。運營商定制的高端手機,由于運營商不敢怠慢,花費大量功夫測試,因此問題也比較少。而運營商定制的中端智能手機,則“兩頭不到岸”,往往成為問題定制機的重災區。 ????此外,運營商為了維護定制手機自身利益,還故意在定制手機的使用上設門檻,防止自己的手機被使用到別的運營商的網絡上。因此,很多用戶將A運營商的SIM卡插到B運營商中使用的時候,自然會遇上許多問題。比如,A運營商SIM卡是支持3G的,但插入B運營商定制手機中,盡管打電話發短信沒有問題,但上網功能很可能就消失,或無法使用3G網絡等。 ????手機廠商研發不過關 ????除了運營商定制技術不佳,沒有教育好用戶等原因之外,有業內專家也表示,很多為運營商定制手機的手機品牌廠商,本身也問題多多。據記者了解,目前運營商定制手機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在公開市場上銷售得非常好,然后被運營商“恭請”引入為定制機,這種典型就是蘋果iPhone。此外,近期迅速冒起的國產品牌如小米手機等,也因為知名度迅速膨脹而被運營商引入。 ????但另一種情況下,許多運營商定制手機并不是在公開市場上大獲成功而被引入的。相反,許多定制品牌,盡管在業內人士中耳熟能詳,但在公開市場上卻缺乏知名度。這些定制手機是完全由運營商按照自己思路設計和定制的,并未在公開市場上獲得檢驗,但是由于運營商擁有極強的渠道和市場推廣能力,因此這些手機往往不愁銷售。 ????“很多這類定制廠商的研發能力是‘代工廠’、‘山寨廠’級別水平。”艾媒咨詢董事長張毅向記者表示,由于運營商在定制過程中權力很大,需要生產工廠完全按照運營商自己的思路進行設計和生產,這導致很多手機廠商實際研發能力“很低能”。以在公開市場上起家的金立手機,和完全依靠運營商定制起家的某品牌智能手機商為例,“前者身處‘市場經濟’,由于長期在公開市場上摸爬滾打,因此推出的手機不論是設計、定價、功能均可算一流,而后者屬于‘計劃經濟’,設計、生產基本上完全由運營商主導,渠道和銷售等更是完全不需要考慮,因此設計出來的產品往往銷售兩倍的價格,卻只有一半的質量水平。”張毅說。 ????記者觀察 ????讓定制手機成為精品手機代名詞 ????與普通版相比,不少手機一定制,就功能不佳,似乎成為通病。為什么定制手機中必須安裝一大堆應用軟件?為什么個別定制手機廠商完全沒有知名度,卻順利納入定制范圍?這里是否涉及利益輸送?這些問題我們都不知道。作為普通消費者,更關心的是定制手機的使用問題。因此,運營商不應該利用自己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去推廣難用的手機。而在選擇上,運營商應該更多引入在公開市場上經過檢驗的手機,受歡迎的手機,而不是單純“閉門造車”,搞自主研發。畢竟,經過市場歷練的手機,比運營商閉門研發的手機在用戶體驗上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