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立足藍色經濟戰略 五年再造一個新青島(圖)

來源:青島早報-- 2012-02-12 07:53:12 字號:TT

  “力爭五年在經濟規模上再造一個新青島。”我市十一次黨代會報告高屋建瓴地為青島未來五年經濟發展明確了目標,那就是“充分發揮藍色經濟戰略的帶動作用,突出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堅持走向深藍、走向高端,加快西海岸經濟新區和藍色硅谷建設以釋放發展潛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以增強競爭實力,加強創新和人才保障以強化內生動力,推動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加快壯大縣域經濟實力,促進三次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雙跨越,力爭五年在經濟規模上再造一個新青島。”

  報告中的“新青島”是有形的,從西海岸經濟新區及藍色硅谷的全面啟動,到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的城市空間框架拓展;從已現雛形的董家口新港城,到蓄勢待發的高新區北部園區,青島向宜居幸福的國際化灣區都市大步邁進;這個“新青島”也是無形的,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服務業加速發展,到900個重大項目集體發力、民生建設投入逐年遞增,未來的五年,將是青島穩中求進,經濟實力和城市地位不斷提升的五年。

  ■藍色戰略

  一區一谷建設今年全面啟動

  地點:開發區紅石崖街道辦事處河洛埠社區。

  時間:2月初的一天。

  盡管龍年春節的鞭炮聲還在人們耳邊回響,盡管青島的初春如在三九,開發區河洛埠社區已經是熱火朝天,一片繁忙的景象:拉運土石的車輛來來往往,大型挖掘機轟轟作響……位于河洛埠水庫西側的效果圖板揭示了這里的未來:到2020年底,這里將成為集高端產業生態園區、高端生態企業國際化聚集區、高端生態技術研發區和宜居生態示范區于一體的國際合作園區——中德生態園。

  河洛埠社區的變化只是青島新城域的一個縮影,中德生態園也只是西海岸經濟新區的一個板塊。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規劃部署,在未來十年時間里,在這片陸域面積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0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一個現代化的國際新城將拔地而起。

  在今年1月10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就曾指出,規劃建設西海岸經濟新區和藍色硅谷,是市委、市政府著眼青島未來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發揮青島本土優勢,探索科技興海模式、高效利用海洋資源、引領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積極探索。西海岸經濟新區和藍色硅谷的建設,對于在大青島格局下,不斷優化全市資源配置和產業布局,構建上中下游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體系,支撐青島新一個百年的發展,在不遠的將來打造一個新青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在這個精神指導之下,今年我市一區一谷建設將全面啟動。據市發改委主任劉明君介紹,今年我市將大力實施藍色經濟區戰略,重點抓好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大沽河高效生態經濟區、世園生態都市新區等經濟功能板塊建設。

  其中西海岸經濟新區規劃包括黃島區及膠南市全域,陸域規劃面積為2096平方公里,海域約為5000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139萬人,今年將重點推進西海岸經濟新區重點園區建設,其中新區核心區將建設新區行政、金融、商務、文化、科教中心,依托唐島灣、靈山灣的濱海岸線,重點發展金融、現代商務、高端商業,構建人文新區。此外還將推進董家口港區建設,加快青鋼搬遷改造工程進度,加快建設國際生態園區、保稅功能擴展區以及西海岸旅游度假區等。

  從西海岸經濟新區發展規劃目標來看,到2015年,西海岸經濟新區的GDP發展目標是力爭達到5000億元,2020年突破10000億。而2011年,整個青島市GDP為6615億元,這也就意味著,隨著西海岸經濟新區的崛起,整個大青島的經濟總量將實實在在地完成跨越。

  藍色硅谷規劃范圍為 “一區一帶一園”,“一區”即藍色硅谷核心區,包括即墨市鰲山衛、溫泉兩鎮陸域和海域全部,規劃陸域總面積21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25平方公里,今年將啟動10平方公里的中心區建設。“一帶”由核心區向南,沿濱海大道延伸至嶗山區科技城,形成一條海洋科技創新及成果孵化帶,總長約50公里,今年將加快國字號海洋科研機構落戶,加快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同時引進海洋科研領域領軍人物。“一園”即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規劃陸域面積63平方公里,今年將重點推進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再造一個新青島,首要條件就是充足的人才資源,尤其是涉海高新技術人才,以及在國內外具有權威性的領軍人物。而藍色硅谷正是新青島的一顆“藍色大腦”,將為再造新青島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和創新動力。根據規劃,藍色硅谷將成打造人才特區,使之成為我市藍色經濟區戰略的重要支撐區,同時也將成為國內頂尖的藍色科研高地和高新海洋產業聚集區。

  ■現代服務業

  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回望過去一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青島服務業占GDP比重首超工業,成為了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經濟實力在轉型發展中躍上新臺階。2011年,成為近年來青島市服務業持續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年。

  “服務業一直在快速發展。2007年以來,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占生產總值比重44.1%,此后比重一直增加,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青島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1年,全市過億元服務業企業已達647家,其中11家企業進入全國服務業500強。

  徐徐展開“十二五”的宏偉藍圖,服務業的發展步子要求更快了: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57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占GDP的比重提升到57%,力爭提升到60%以上;人均服務產品占有量達到62000元左右,服務密度達到5050元/平方公里左右,分別達到2010年的2.05倍和2.17倍。服務業占GDP力爭六成以上,意味著總部經濟、創意產業、金融服務業、文化等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改革均取得重要突破。

  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全面發展和大力支持。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因子,島城金融業破浪前行的動力越發強勁。作為山東半島第一家成立和規模最大的地方法人銀行,青島銀行鮮明地提出要打造“藍色銀行”。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青島銀行董事長郭少泉表示:“在上海浦東和天津開發區發展時,特別設立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渤海銀行兩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提供了重大的戰略機遇,我們也要抓住這個前所未有的機會。”打造全國首家特色鮮明的“藍色銀行”,未來五年不僅要做“藍色金融專家”還要全力支持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未來5年內,要加大對青島市區現有營業網點的優化調整,實現青島市區營業網點的合理布局和優化配置,建設一批高端服務網點,提升服務層次。”

  作為服務業的重要一極,郭少泉帶領的青島銀行只不過是一個縮影;新華錦、利群、青島港、歐美投資、維客、泰能等一批優秀企業站上了島城服務業50強榜單。其中,李金堂帶領的歐美投資集團不僅盤活了“雞牌味精”這一老品牌,還實現了異地擴張,在內蒙古等地建立生產基地。李金堂說:“傳統產業做的是‘加減法’,資本經營做的是‘乘法’,企業應該多條腿走路。”這家經工商總局批準成立的青島私營企業“0001”,實現了房地產、國際貿易、包裝印刷、煤炭能源、調味品生物科技“五條腿”走路,2011年排名青島服務業第七。

  ■工業產業

  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力增12%

  產業強則國強。青島的工業底子不薄:在“上青天”時代,島城的紡織業與上海、天津并駕齊驅;聞名遐邇的“五朵金花”,海爾、海信、澳柯瑪、雙星、青島啤酒無一不是制造業的“孩子”,為島城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抓工業關鍵在抓產業,抓產業關鍵在抓項目、抓企業,抓項目和企業必須依靠企業家。”在今年的全市經信工作會議上,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經信委主任項陽青高度概括。2011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2662.8億元,同比增長20.4%,工業增加值增長13.5%,產值和增加值連續四年保持副省級城市第三位;同時,七大產業產值突破萬億,達到1088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86%,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然而,眼下的成績單雖然光鮮但仍有不足:概括而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傳統產業不代表落后產業,要堅定不移地抓技術改造,堅定不移地抓工業設計,通過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設計水平,促進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等傳統產業產品新穎化、品牌化、精品化,再造我市傳統產業的競爭力。”項陽青指出了改造的方向。對此,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青鋼集團董事長王君庭深有感觸:“剛剛過去的一年,對于中國鋼鐵企業而言,是近年來經營最為艱難的一年。我國鋼鐵企業的利潤率更是遠低于全國工業平均利潤率,鋼鐵企業長期處于微利狀態甚至虧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積極研發生產高效高端產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開拓國內國外市場實現新突破,高效品種鋼材比率達到85%以上,在完成國內銷售目標的同時,超額完成鋼材出口增量目標。”

  目前,我市七大產業已形成6條千億級產業鏈,產業鏈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南車四方股份(增長49.2%)、武船重工(增長124.7%)等一批高端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加速崛起。五市及黃島、城陽七個重點工業區市完成產值9933億元,增長24.1%,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9.9%。

  “2012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力爭12%;軟件業務收入增長40%、力爭50%,總量在副省級城市再前移一個位次。”項陽青清晰地指出了工業發展的近期目標。

  ■重大項目

  “龍頭”聚力挺“腰身”

  大項目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動機”。要想做山東半島的“龍頭”,首先要強壯自己的筋骨,讓“腰身”健壯,而今天的大項目,就是明天的生產力,體現著城市的實力。

  重點項目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青島市“十二五”重點項目建設規劃》,對“十二五”五年內的重點項目進行了規劃,規劃實施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社會民生八大領域900個重點項目建設,直接拉動就業30萬人。

  900個重點項目、30萬人的項目意味著什么?背后暗藏著怎樣的鋒芒?它就是:第一條海底隧道完成后,積極謀劃膠州灣第二條隧道建設;完成青龍高速公路,完善其他高速出入口、收費站等配套設施;完成西部南北大通道、省道09、省道218升級改造等干線公路項目建設,完善青島市域與周邊地市銜接公路交通體系……同時,快速路三期、新冠高架路、青威高速公路延伸段、杭鞍高架路二期工程;開工建設重慶路快速路、仙山路等城市快速路工程,一條條城市道路管網的開工建設,讓這座城市如虎添翼,“發展之路”也順勢延展開來。

  自去年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以來,以項目為牽引,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403.6億元,增長24.4%,是“十一五”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業內人士點評說,眼下的青島形成了“心里想著項目、眼里盯著項目、手里抓著項目”的濃厚氛圍,以這些龍頭項目為支撐,青島的產業集群形象大變,成了關乎區域經濟全局的引導力量。

  ■商務發展

  建沿海型商貿中心城市

  “內外貿融合、內外資融合、境內外消費融合”,我市商務發展“十二五”前景規劃,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大商務格局。

  五年之后的新青島,首先將成為一座沿海型商貿中心城市。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市消費總量進入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前6位,商貿工作將圍繞保障民生、服務民生、改善民生、提高民生的目標,加快調整升級,“民生商貿”深入人心。

  五年之后的新青島,還將成為一座外貿強市。到2015年,對外貿易總量進入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前3位。其中,進出口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經濟社會貢獻度全面提升;其次,進口與出口基本平衡,消費類與生產類進口并駕齊驅;第三是一般貿易占比擴大,加工貿易升級,貿易方式更趨合理。第四是機電、高新產品占出口半壁江山,品牌產品出口增加,對外貿易效益進一步提高;第五是私營企業量增力強,對外貿易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最后,市場多元化程度提高,對新興市場出口大幅增加。

  五年之后的新青島,更將是一座企業高度國際化的現代商務都市。我市將通過實施“3311工程”(建設三個海外園區、三個海外棉花基地,10個海外資源開發平臺和10個境外企業集群),到2015年,青島將擁有一批享譽全球的跨國經營大企業,生產、經營、研發、銷售等網絡遍布全球近100個國家(地區);擁有一批影響較大的境外企業集群;擁有一個穩定可靠的境外農業資源保障體系;擁有一批初具規模的境外能源、礦產資源補給平臺。

  “今年我市還將正式啟動‘北方商都’計劃。”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青島市商務局局長馬衛剛對我市今后的商務發展充滿信心。青島作為重要的口岸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基礎優勢。同時,青島擁有大量的經營主體,如數量龐大的外資企業和從事流通服務的民營企業,為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提供保障。此外,青島還有地理優勢,距離日韓等國家比較近,有條件成為東北亞的重要口岸。青島將在發展總部經濟的基礎上,完善、提升服務業功能和水平,首先打造青島地標性高端核心商圈、東部沿海現代“商都”,進而向外輻射。在服務業水平上向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看齊,力爭通過服務業帶動青島工業、農業、水產品的發展。

  ■轉方式調結構

  “轉調”之路劍指高端

  對比過去,站在經濟發展的嶄新起跑線上,如何實現 “十二五”規劃的承上啟下,如何走出青島特色的“轉方式,調結構”之路,這一“經濟命題”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再一次被提了出來:未來五年,“率先科學發展”被明確青島未來發展的三大戰略性目標之一,“轉方式、調結構”要走在全國前列。

  在海信的企業研發中心,在他們研發團隊的設計中,激光電視、立體電視這些未來引領時代之先的產品,都是他們努力的方向。隨著產業發展和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技術中心、實驗室開始在企業落地生根。注重自主研發,建設高標準的實驗室,不僅是企業危機中突圍的有效 “武器”,也為“后危機時代”企業占領技術“新高地”提供了智力支持和資源平臺。

  早在2010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可以說,不轉就沒有出路,不轉就沒有活路。在國際競爭日漸激烈的情況下,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帆介紹說:“青島啤酒提出的 ‘碳管理’走在行業前列,內部管理已經實現了 ‘碳閉環’。”青啤公司堅持“好心有好報”的樸素環境觀,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碳管理”的理念,搭建了“低碳運營模式”,啟動產品碳足跡核查、碳官培養等工程。2008—2010年三年間投資近4億元用于節能環保項目,近5年累計回收啤酒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45萬噸,相當于種植30年樹齡的410萬棵冷杉樹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2011年公司污染物排放達標率100%,單位COD、SO2排放量削減率分別為5.88%、13.64%,廢料綜合利用價值1.93億元。實施碳的閉環管理,既減少環境污染,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自2002年起,青島啤酒就開始實施產品結構、品牌結構、組織結構和價值鏈結構的調整,‘調結構’不僅為企業未來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源動力,更是青島啤酒的制勝法寶。”他說。

  過去的五年,青島抵御住了金融危機、后金融危機、甚至歐債危機的考驗;今后五年,任重而道遠,在“一區一谷”的帶動下,一個嶄新的大青島將屹立在世人眼前。“再造新青島,打造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就要著眼于實現藍色跨越!”在談及青島未來的城市發展時,市發改委主任劉明君表示,青島在未來的幾年當中,尤其要對照國際知名灣區都市標準,通過藍色經濟區彰顯我們青島的城市特色,優化經濟結構,搶占發展制高點,爭取建設全國藍色經濟領軍城市!(記者 官華晨 景虹 劉海龍)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繁峙县| 霍林郭勒市| 加查县| 晋中市| 汨罗市| 定边县| 濮阳市| 介休市| 保靖县| 韶关市| 陵水| 抚松县| 忻州市| 陈巴尔虎旗| 松溪县| 张家口市| 谢通门县| 兰西县| 石嘴山市| 新乡县| 德安县| 吴桥县| 中西区| 伊宁市| 平顶山市| 辛集市| 祁东县| 无为县| 鲜城| 巍山| 清流县| 南漳县| 阿瓦提县| 无锡市| 县级市| 兴仁县| 镇安县| 精河县| 西贡区|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