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同斌,男,31歲,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市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土建11標項目經理 ????他所擔任的工程項目位于青島李滄區萬年泉路,是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萬年泉路站所在地。地鐵建設是一項異常復雜的工程,不僅地下狀況復雜,地面周邊也屬于老城區。 ????地鐵施工因為需要進行地下爆破,對周邊居民會產生一些影響,特別是大部分居民沒經歷過地下爆破,自然會產生對安全的顧慮。潘同斌便積極 ????從拆遷階段開始,潘同斌便與居民們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別人看來最難的拆遷工作,經過近一個月努力,土建11標就完成了。這在青島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16個標段中,是第一個全部完成征地拆遷工作的。 ????潘同斌是位80后,而他手下有一支40多人的“青年突擊隊”,隊員平均年齡不到27歲。雖然這支隊伍學歷較高,但他們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不足。潘同斌和他幾位年長的同事手把手地教這些年輕人技術,同時還要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替他們排解工作之初的不適應,緩解他們離家的憂慮。而他自己也是遠離家鄉,一年多沒有見到自己的家人。 ????潘同斌任項目經理的這一施工區間和車站施工穿越的地層既有巖層,又有穩定性差的含水砂層。開挖前有需要采用控制爆破的,也有需要超前預注漿加固的。加上地層變化受構造影響較大,給施工超前地質探測和開挖過程中的方案調整帶來了較大的困難。與此同時施工中涉及到的建筑物、管線比較多,尤其是區間環境條件相當復雜,隧道結構下穿6棟建(構)筑物,由于其結構型式、建筑年代和使用狀況各異,沉降控制標準也不同,同時還下穿李村河,這些都對施工過程沉降控制提出了較高要求。 ????而在如此復雜的施工條件下,對工期的要求更是增加了難度。為了確保安全,潘同斌對于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求自己親力親為,反復確認每個安全隱患都被排除,他才會放心。有一次,已是凌晨兩點,帶的手電筒沒有電了,就用手機自帶的電筒功能,一點一點的查看指導。手機自帶的電筒的光是微弱的,但卻照亮了一份責任。 ????潘同斌到青島地鐵工作一年來,由于工作操勞,體重由206斤直降到172斤。 ????2011年9月,萬年泉路2號豎井因下雨,一名同事不慎從鋼爬梯掉進深達5米的豎井,傷了腿。潘同斌第一時間趕到,并將他從豎井中背出。在醫院樓上樓下檢查時,全是潘同斌背上背下。 ????項目部2010年被青島市地鐵建設指揮部評為“先進集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