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新聞網12月22日訊 未來五年,我市將實現就業多少人?社會保障網擴大覆蓋到哪些人群?我市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數量將達到多少?這些群眾關心的話題,在日前發布實施的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全市就業和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中都一一明確。這兩個規劃闡明我市“十二 未來五年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未來五年,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將立足于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適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要求,順應城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為主線,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合理調整工資收入分配關系,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努力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做出新貢獻。 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努力實現充分就業。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就業局勢保持穩定。全市城鎮五年新增就業75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就業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率先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率先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達到207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0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參保人數達到362萬人,其中,城鎮職工283萬人,城鎮居民79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8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37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6萬人。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穩定增長,60歲以上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就業居民普遍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礎養老金待遇,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總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5%和70%以上。 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55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66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9.2萬人。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77.5萬人/年。引進國外高層次和創新型科技人才2000人左右。 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 公務員配套法規體系和管理機制更加健全,科學分類制度基本形成,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全面提升。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并符合各類事業單位特點的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格局 符合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不同特點的工資收入分配制度進一步完善,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水平決定和調整機制不斷完善。職工工資水平合理較快增長,遏制并逐步縮小不合理的工資差距。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 勞動關系更加和諧穩定 各類企業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普遍建立,企業與職工普遍簽訂勞動合同,已建工會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90%。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進一步完善。勞動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機制更加完善,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院實體化基本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達到98%。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體系更加完善,以網格化、網絡化管理為基礎的預防預警機制基本建立,勞動者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規劃還確定了15項重點工作計劃和工程項目,包括促進充分就業行動計劃、職業培訓促就業計劃、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推進計劃、建設中國海洋人才市場和城鄉一體化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社會保險擴面計劃、改善社會保險待遇計劃、社會保障(市民)卡建設工程、公務員隊伍能力建設計劃、人才隊伍建設重大工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計劃、農民工權益保障計劃、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信息化建設工程等。(記者 任俊峰) 規劃確定16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主要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