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進一步規范社區組織機構。符合條件的社區依法按程序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兩委”領導班子,一人兼比例和交叉任職比例分別達到81.5%和71.1%,并全部按規定建立健全了居委會各下屬委員會及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依法依規選舉產生了居民小組和居民代表;充分發揮社區民間組織生活服務、科普教育、文體娛樂等服務功能,大力扶持“社區為老協會”、“好鄰居社區公益事業協會”等社區民間組織的健康發展。 ????二是進一步完善社區隊伍建設。采取分層次、分批次的方式組織7名社區書記骨干赴北京參加“社區書記主任強化培訓班”,組織24名新選舉社區主任參加“全市城市社區建設工作人員培訓班”,組織全區114名社區書記主任參加為期5天的區級專題集中培訓,參訓率達100%,提升了新一屆社區書記主任社會管理、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鼓勵職業社區工作者積極參加全國社會工作師資格考試,目前,全區共有54名職業社工通過了考試,提高了職業社工的專業化水平;指導推進社區志愿者注冊管理工作,全區社區志愿者注冊人數達到社區居民總數的12%。 ????三是進一步健全社區規章制度。落實社區共駐共建機制,積極開展機關部門與社區結對幫建、駐區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物業公司和社會組織結對聯建、黨員干部與社區居民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的社區共建活動,全區已有129個區直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與93個社區建立了結對共建關系,全年開展活動300余次,幫扶資金30余萬元。落實入戶走訪長效機制,制定下發了《四方區社區工作者入戶走訪工作實施意見》,設計制作了《入戶走訪記錄本》,組織社區工作者深入開展入戶走訪工作,詳細記錄社區居民的基本情況,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明確要求每個社區工作者包干區域內每年走訪率不低于社區居民戶數的80%;落實社區財務委托代理機制,全面推行“居賬街管”,實現社區財務公開透明。 ????四是進一步完備社區辦公服務條件。新建康居社區管理服務中心,面積達1100平方米,新建6處助老大食堂,內部設施齊全、管理規范、服務到位;依托電腦、網絡等設施,74個社區建起社區博客、社區QQ群等現代信息網絡,覆蓋率達80%,搭建了社情民意平臺,完善社區服務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