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態李滄一角。
![]() ▲ 拓寬改造后的文昌路,路邊栽植了很多樹木。 ????近年來,李滄區把生態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堅持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新理念,全面推進生態城區建設,在城區綠化、河道治理、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一改昔日工業老區的灰色印記,城區品位明顯提升 ,城區親和力有效增強,人居環境大幅改善。 ???城區綠化率近四成 ????為打造生態城 ????該區以“六廊”工程為主線,投資超過2億元,用于建設黑龍江路下王埠以北段綠地、文昌路二期道路綠地、濱河路道路綠地、大村河兩側整治等工程。以“三景”工程為抓手,投資600萬元用于推進占地1.2公頃的李滄區九水路二期綠地建設 、楊哥莊綠地和西山西苑綠地改造等3個項目。以“兩山”工程為重點,投資3000萬元,新建成占地20公頃的坊子街山和河南莊山兩處山體公園。 ????在各方努力下,整個李滄區的綠色工程連成一片,整個區儼然一個大的生態園林。2008年以來,該區新增綠化面積137.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8.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16.5平方米提高到19.1平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 ???李村河成人居環境范例 ????近年來,李滄區還不斷加大河道整治工作力度,共整治李村河等河道10條,共計15.8公里。其中,李村河上游綜合整治工程于2009年啟動,一期工程自青銀高速公路至酒店管理學院,長約4公里。河道整治總寬度約100米至170米,主河道按照50年一遇、支流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計。 ????在規劃設計中,河道整治工程充分注重親水性和原生態的景觀特色,綜合考慮泄洪景觀的合理布局,通過采用河道蓄水與自然濕地相結合的新型設計理念,形成幾個特色景觀區域。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竣工,榮獲山東省人居環境范例獎,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大村河綜合整治工程東起金水路,西至勝利橋,全長約6.3公里。整治工程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進行了河道行洪斷面的挖掘,同時因地就勢,建造了木棧道、荷花灣、斷橋等八大景觀小品,在整治中建設的李村公園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節能減排,搬遷55家老企業 ????生態還體現在產業的升級上面。針對李滄區地處老工業區,工業企業眾多的現狀,該區近年以淘汰落后產能、落后設備和推廣節能新技術、新工藝為重點,以構建節約型社會和節約型產業體系為目標,一手抓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搬遷 ,一手抓傳統工藝設備的改造升級,節能減排工作進展良好。 ????老城區企業搬遷成為其中重要工作。該區深入搬遷企業摸底調查,全面摸清企業現狀底數,2008年開展以來,擬列入搬遷計劃的企業共55家,按照先易后難的要求,對搬遷企業逐個制定搬遷方案 ;該區還積極搭建企業搬遷改造融資平臺,在簽訂搬遷補償協議后,多方融資為搬遷企業墊付搬遷的前期啟動資金。對于大型國有困難企業,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如幫助國棉六廠、八廠等國有大企業分流安置職工近千人,解決了企業搬遷的后顧之憂。目前已完成搬遷企業15家。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該區萬元GDP綜合能耗降低25.14% ;萬元GDP電耗降低33.58% ;萬元GDP取水降低42.21%。 ????文/圖記者 李曉哲 本報通訊員 魏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