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十二五規劃中,我市把農村垃圾處理提上日程,積極探索農村垃圾處理新模式,并爭取在十二五末,使鎮區污水處理率達到35%。 日前,我市第一個農村污水生態處理系統在瑯琊臺度假區王家臺后村建成。記者在現場看到,濕地旁邊的這個黑色“大家伙”,已經被埋入了地下,只漏出來幾個通風孔,這個黑色“大家伙”里面裝的是污水處理的關鍵設備,是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關鍵。 據介紹,經過處理的污水,不會有任何污染,完全可以達標排放。 王家臺后村,是遠近聞名的旅游特色村。憑借瑯琊臺、龍灣等旅游資源,村里有五分之一的住戶,搞起了特色旅游接待。 大量游客涌入,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也讓當地人頭疼不已。旅游高峰期,全村每天產生垃圾8到10噸。產生的污水不經任何處理,隨意排放,污染了環境。 王家臺后村遇到的環境保護問題,也是當下我市農村環境的真實寫照。目前,我市農村垃圾處理還處在起步階段,資金、技術成為困擾農村環境整治的瓶頸。 可喜的是,我市已將農村垃圾處理問題,提上了工作日程。作為農村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我市還將在六汪、大村、海青、大場等地新建8處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將由城區延伸到鎮村,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
上一篇:膠南廣織社保網絡 描繪民生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