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的6月26日,四川會理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但這一次不是以古城旅游的角色上鏡,而是被網友爆出在縣政府網站上公布的領導視察新聞圖片明顯存在被PS的痕跡,三位當地官員“懸浮”在一條新修馬路的上方。一時間,會理縣走紅于網絡,許多人都相信會理縣將因此與“丑聞”相伴,不得翻身。 然而,面對洶涌的網絡質疑,會理縣的應對措施被視為“最好的政府危機公關”。那么,會理縣是如何處理此次PS風波的呢?就在PS新聞圖 筆者分析認為,會理縣的舉措之所以被認為是“最好的政府危機公關”,無外乎自始至終都是放棄官樣文章,與網友誠懇互動。而其中所經過程,可分為一下幾個部分: 一、 承認失誤,誠懇道歉。互聯網社會,政府通過網絡進行政績宣傳,無可厚非。但是,為了擴大影響,失實宣傳,極易引起網友的反感與惡搞,得不償失。會理縣在被曝光后不是尋找托詞,死不承認,而是承認失誤,勇于道歉,已經在第一時間贏得了網友的好感。 二、 不避質疑,剖析原因。承認道歉只是結果,而網友最關注的一定是真相。在這一點上,會理縣將PS照的當事人推到前臺,通過微博分析PS的動機,只是因為原始圖片的背景不符合宣傳效果,因此將背景換成了竣工時的熱烈場面。而這個真相可謂合情合理,自然將網友的質疑消化于無形了。 三、 詼諧幽默,因勢利導。如果僅僅做到了以上兩點,這次危機公關被冠以“最好”就名不副實了,難能可貴的是“會理縣孫正東”成功轉化了網友的關注點,將對PS事件的質疑轉移到對古城旅游的關注上。在這一過程中,“會理縣孫正東”先貼圖片進行鋪墊,再以詼諧語言化解網友的惡搞,最后聲明“會理的美麗風景絕對沒有PS,歡迎來此旅游”,一步步自然而然,因勢利導,可得滿分。 反觀當前家電企業在面對頻頻發生的“門”事件所進行的危機公關,第一反應就是規避責任,不肯認錯,或者干脆“以無聲勝有聲”;等到消費者大范圍退貨退款的抗議之后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于是慌忙派一責任人出面發話,表示會懲罰當事人,會盡快換貨,會賠償損失,而實際操作中則設置發票、保修期、等待檢測等障礙,試圖控制事態蔓延,掌握輿論主動。他們沒想到,消費者拿著的問題產品,比一張發票和檢測結果要可靠百倍;甚或有些外資家電企業,曾以國內沒有相關召回法律為由,拒絕消費者召回問題產品的要求,逼得消費者只好“組團維權”。最后,企業得到的只有口碑受損,銷量下降,只能退出一線品牌,而要想重新回歸也時刻受到消費者和行業“算舊帳”的困擾。 家電行業一直被認為是競爭最充分的市場,但是家電企業在應對頻繁發生的“門”事件時,無論從具體措施還是實際結果,都需要向會理縣處理PS事件案例學習。企業不能承諾家電產品永遠不出故障,但可以在事后認真對待,誠懇道歉,未為晚矣。 (張吉成,網絡聲譽管理專家,十余年媒體經營歷程,深度了解百余家企業,在家電、快消、地產、城市品牌等領域具有深刻而獨到的理解和觀點,為多家國際性公司提供品牌咨詢、傳播策略的指導。如就文章內容需要與作者溝通,請發送郵件至郵箱:sdpr@vip.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