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安世園會園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500余名導覽員的工作需要個人知識、意識、心態、言行舉止等各方面素質的綜合保證。而這些也對導覽員的招聘、培訓、上崗和日常管理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這樣一個系統工程背后的意義,更多的是在于為社會再就業和青年職業技能培訓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借鑒模式。
24歲導覽員小李的服務點設在國內園區,距離世園會次入口不足千米,每天都要對大量的游園游客提供導覽指引。在
世園會長安塔下,26歲的導覽員張麗曾做過3年時間的文員,她本來的職業規劃是想做人力資源,于是就辭了職,報名應聘了世園會導覽員。“我就是想通過這幾個月好好學習,鍛煉一下,做人力資源工作,就是要和人打交道,培訓、招聘這些環節都非常重要。在易才集團這幾個月的招聘、培訓、管理工作中,我學到了太多東西,絕對是書本上沒有的”。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還有一部分導覽員在上崗之前甚至處于無業狀態,經過招聘、培訓和上崗,幾個月之后他們都對這樣一份工作感慨良多:從最開始的興奮、緊張、疲憊到現在充實、游刃有余、愉快的工作。導覽員們不僅充實了自己的經歷,提升了自己的素質和觀念,更重要的是在短時間內通過嚴格的培訓和崗位工作學到了很多本領,而這些本領,都將為他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增添幾分自信。
500余名導覽員身上這種令人振奮的變化,正是得力與易才集團提供的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如果說,出色完成世園會導覽員工作是一個可見的短期目標,那么通過本次世園會,通過易才集團的招聘實現了再就業、通過易才集團的培訓和管理實現職業技能的學習和提升、明白如何在工作中變被動為主動,去適應多變復雜的社會……導覽員們在世園會期間所學到的這筆看不見的寶貴財富,更是真正無價的資產。
通過西安世園會這樣一個平臺,易才集團再次證明了自己在社會再就業、青年職業技能培訓等社會化問題時所作出的創新與嘗試,也為會展經濟與系列社會化問題的有效結合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借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