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河北樂亭養殖戶將篩選出的死亡扇貝拋向船外。孟慶波 攝
中新網唐山8月6日電(記者白云水)時距蓬萊19—3油井漏油2月有余。河北樂亭、昌黎等地的眾多養殖戶,面對扇貝大量死亡、損失達十幾億的現實情況,連日開展生產自救減少損失,同時盼望國家農業部及相關部門盡早公布事件真相。
6日是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要求康菲公司完成海底油污清理工作的最后1天時限。中新網記者再次
來到河北樂亭所轄的老米溝、浪窩口及灤河口3個海上扇貝集中養殖基地,探究當地養殖戶海上作業情況及扇貝死亡實情。
扇貝苗還在死亡 養殖戶希望政府盡快查明污染源
在浪窩口岸邊,養殖戶張玉田將沉在海水里的扇貝簍子一氣提起了2個,將呈黑、紅、紫色的養殖扇貝倒了一地。張玉田介紹說,從6月中旬開始就發覺扇貝不長了,而且出現了大面積死亡的情況,“今年我們連很小的扇貝都得當寶貝養著了”。
看著越積越多的死亡扇貝,養殖戶荀智偉說,他一家三代8口人全部以養殖扇貝為生,今年養殖的5萬籠現在只剩下2萬籠了。荀智偉忙著將死亡的小扇貝用篩子濾掉,將個兒大的活扇貝篩檢出來,然后合籠繼續投放到海水里養殖。他說:“我們這樣做是為了減少損失,實是無奈之舉。”
灤河口岸邊風平浪靜,記者與樂亭縣水產養殖協會會長楊基珍等登上了去灤河口養殖區的漁船。經過近1個小時的海上航行,來到距岸邊20余華里的河北省昌黎縣大灘養殖戶趙林發的養殖船旁邊。漁船熄火后就失去了在海上航行時的平穩,隨波逐浪顛簸異常,上下落差達1.5米之高。
趙林發的作業船猶如海上的一葉小舟,起伏異常激烈,而他與10多個工人卻如在平地上一樣忙著將扇貝用篩子分揀合籠。“我養殖的扇貝2/3都死掉了,虧大發了。”趙林發如是說。
在劇烈顛簸的漁船上,楊基珍強忍不適介紹說,樂亭縣以前從來沒有發現過赤潮現象,每年因疾病死亡的扇貝占3%-5%。而今年自蓬萊溢油發生至今,扇貝死亡率高達50%至80%。目前,扇貝苗還在死亡,活下來的扇貝明顯滯長:這個季節,自然生長的扇貝應該是3.8至4.5公分;而今年只長到1公分左右,以后能長多大目前還很難說。
據樂亭縣水產養殖協會統計,今年損失最大的是新的養殖戶。購買漁船、打樁材料、掛籠、扇貝苗、人工費等最少也要投入70萬元。最慘的屬養殖戶灤河平,他今年共養殖了1.4萬籠扇貝,現在只存活了近180籠。灤河平一氣之下將這可憐的扇貝當做人情送給好友,歇手不干了。
“往年養殖戶投入1元錢,可以掙2至3元錢。現在離扇貝出籠還有2個月的時間,出籠后,扇貝如果檢測出有污染不能出口,養殖戶的損失就更大了,明年也不會再有人養殖了。”楊基珍說,目前秦皇島海域也發現了扇貝大量死亡的現象,希望政府部門盡快查明油污來源,給養殖戶一個說法。
楊基珍表示,目前協會已經采集了30箱扇貝及在海上收集的油污塊留作訴訟證據。如果最后的鑒定結果得不到養殖戶的認同,將采取自愿訴訟的方式,靠法律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