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明月海藻集團從一家小加工廠,到全球同行業第一品牌, 從最初的十幾名黨員,到現在的近300名黨員。公司40多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企業黨建發展史。黨建工作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內驅力”。 在明月海藻集團公司,不管是在普通一線工作崗位上,還是在企業發展的危難時刻,共產黨員始終發揮了中流砥柱和堅強戰斗堡壘作用,他們團結帶領干部職工,奮力拼搏,勇于進取,攻堅克難,成為驅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 2006年,從南京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李圓圓,進入公司不久,就接到了一個讓她十分震驚的通知。公司黨委決定讓她接手已經處于半停產狀態的海藻生物肥生產線。海藻肥事業部副經理李園園說:“當時已經半停產了,好像僅有一筆訂單,就這一筆訂單,客戶還要求退貨。年產值才20萬,工人都已經去其他車間了。感覺壓力非常的大,而且覺的大家對我有一些不理解,都快要拋棄的項目怎么可能會有前途?”對于一個當時僅有三年黨齡的80后女孩來說,這副擔子的確不輕。 在她背后是全公司上下期盼的目光,她下定決心,不管能否成功都要全力以赴。經過認真市場調研,她發現海藻生物肥不是沒有市場,而是她們自己的產品質量太差、品種太單一。找到了問題,她決定對癥下藥。此后的兩到三年中,在實驗室和市場之間來回運動,就成了李園園的主要生活軌跡。 經過李園園和她的團隊不懈努力,海藻生物肥產業不僅“起死回生”,而且產值每年都翻番增長。僅去年產值就達到了2000萬元,是2006年時的100倍。李園園說:“我覺得公司特別信任我,很感激給我這個平臺。” 在明月海藻公司,不僅青年黨員敢于擔當,老黨員也以身作則,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1985年入廠工作的馬文學,一直在海藻酸鹽車間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公司黨委決定把他調往新成立的糖醇車間。海藻酸鹽和糖醇是兩個根本不同的行業,這意味著人到中年的他必須一切從零開始學起。中專畢業的馬文學,開始自學各種化學教材,虛心向年輕同志學習。從此,馬文學成了車間里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人。同時,別人最少需要兩年才能完全掌握的工藝流程,馬文學只用了一年就掌握了。幾年間,馬文學和他的團隊先后研制出了十幾種新品種,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在明月海藻集團有許多像李園園、馬文學這樣的黨員戰斗在各自崗位上,黨員的“火炬效應”在企業中充分顯現。 黨組織在企業員工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明顯增強。今年,有52名員工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新發展預備黨員8名,全集團黨支部發展到19個,實現了產業鏈全覆蓋。在近300名黨員中,受到各級黨組織表彰和獎勵的先進黨員占到了60%。今年上半年,集團共完成銷售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77.3%。企業發展和黨建工作實現了“雙贏”。 明月海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防表示:“它是一個有機整體,企業發展也好,需要一個優秀的團隊去完成。一個有活力,有戰斗力的團隊,需要我們的黨員、黨組織強大思想,團結帶領各級干部去完成各項任務。黨建和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崔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