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訊 為緩解物價上漲給城鄉居民帶來的生活壓力,7月1日起,本市城鄉低保、基礎養老金、福利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待遇等待遇標準將不同程度上調。這次調整財政和社保基金將支出7.94億元,惠及本市310.19萬人。昨天,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集中發布一攬子社會保障惠民新政。 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孫彥稱,今年以來,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本市居民消費價格指 孫彥表示,今年初本市就曾調整過社會保障一系列相關待遇的標準,這次出現一年兩調的情況,主要是考慮到今年的具體情況,如最近CPI增幅已經超過5%,以及下半年本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可能還會繼續高位運行的情況,綜合統籌,才促成了這次的調整。 調整 1 養老保險 基礎和福利養老金月增20元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將由目前每人每月310元調整為330元,增加20元,增幅6.5%;福利養老金將由目前每人每月230元調整為250元,增加20元,增幅8.7%。目前,全市享受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人員有21萬人,享受福利養老金的人員有60萬人。這次調整后,本市年內將增加區縣財政支出0.97億元,其中基礎養老金0.25億元,福利養老金0.72億元。 調整2 生活補貼 退休者首發一次性生活補貼 為緩解物價上漲對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影響,本市決定對2011年11月30日前退休(退職、退養)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這在本市尚屬首次。 具體來說,這次生活補貼發放的范圍和時間是:2011年7月1日前退休的人員,7月份一次性發放6個月的生活補貼;2011年7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退休的人員,在領取養老金當月,一次性發放當月至2011年12月期間的生活補貼。目前,全市現有企業退休(退職、退養)人員204.2萬人,此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年內將增加養老保險基金支出6.23億元。屆時,這一補貼將直接打入退休者的相關賬戶內。 解讀:對于這次本市沒有調整基本養老金標準,而是代之為首次給退休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孫彥解釋,這是因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的調整是需要國家統一部署安排的。但考慮到本市實際情況,有關部門還是推出了給退休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的優惠措施。 調整3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每檔標準上調30元 目前本市失業保險金標準分為五個檔次,調整后,每檔標準將上調30元,五檔月均標準由目前的806元調整為836元,增幅3.7%。 農民合同制職工一次性生活補助標準由目前的每月588元調整為618元,增加30元,增幅 5.1%。據介紹,目前全市領取失業保險待遇人員有2.1萬人,此次調整,年內失業保險基金增加支出0.05億元。 調整4 工傷保險 職工傷殘津貼每月均增87元 本市這次調整,將1-4級的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標準由目前的月人均2504元調整為2591元,增加87元,增幅3.5%。其中,一級傷殘每人增加110元,二級傷殘每人增加100元,三級傷殘每人增加90元,四級傷殘每人增加80元。 供養親屬撫恤金由目前的月人均1412元調整為1492元,增加80元,增幅5.7%。 目前全市1-4級的工傷職工有2239人,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人員有6707人。此次調整,年內增加工傷保險基金支出438.52萬元,其中傷殘津貼116.58萬元,供養親屬撫恤金321.94萬元。 調整 5 城鄉低保 城市低保標準調至500元 昨天,市民政局發布消息稱,從7月1日起,本市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將分別從現行的家庭月人均480元和300元,調整為家庭月人均500元和340元。據了解,今年1月份,本市低保標準已由430元調整為480元,此次調整是繼1999年來,本市第二次在一年內2次調高低保標準。 解讀 二次調高為低收入群體減壓 事實上,在今年1月,本市已經對城鄉低保生活標準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但僅僅半年,低保標準再次調高。 對此,市民政局副局長陳百靈解釋說,低保標準嚴格說是每年調整一次,但如果物價上漲過快,為避免低收入生活群體受到過大壓力,本市會根據相關政策發放一次性補貼或調整低保標準。“今年年初在調整低保標準時,我們已對今年價格上漲做了一個預估,但物價上漲的水平比我們預估的要快。所以我們在年中再次調整低保標準。” 據了解,低保標準自1996年建立,一年調高兩次的先例只在1999年出現過一次。 低保相關政策 朝陽海淀豐臺城鄉低保并軌 陳百靈介紹,為了緩解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造成的影響,綜合考慮糧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社會保障相關標準調整等因素,市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對社會救助相關標準進行了測算并制定了調整方案。 此次公布的農村低保標準為全市最低標準,各區縣還將制定本地區農村低保標準的調整方案,經本區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陳百靈說,目前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已實現了城鄉低保標準并軌,順義和通州的農村低保標準也高于全市。她表示,在“十二五”期間民政部門將繼續推動其他有條件的區縣進行低保標準的城鄉并軌。 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調整 陳百靈介紹,除了低保外,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也進行了調整,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為家庭月人均731元;農村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為各區縣農村低保標準的130%。 “每年我們要對5%的城市最困難家庭收入情況和農村20%的低收入家庭情況進行調查,并根據相關數據測算出低收入家庭的認定標準。”陳百靈說,目前,本市共有城鄉低保對象21萬余人,此次調整后,預計年增加低保金約0.65億元,因社會救助相關標準調整所增加的資金,由區縣財政負擔。(記者 趙鵬 陳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