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28年5月,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寧岡茅坪召開,會議總結井岡山根據地創建以來的經驗,明確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得出革命根據地和紅軍能夠長期存在和發展的重要結論。同時,會議決定全面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在總結邊界前期土地革命經驗的基礎上,同年12月井岡山《土地法》出臺。 “無產階級只有分了田,才有飯吃有衣穿”“一切土地歸農民”… 土地革命極大激發了農民的革命熱情,他們紛紛送子、送夫參軍,并組織赤衛隊、暴動隊、青年團、婦女會等協助紅軍開展工作,保衛了勝利果實,支援了革命戰爭。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陳勝華說,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是農民問題,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土地問題,共產黨幫助貧苦農民解決土地問題,調動起浩浩蕩蕩的革命大軍,最終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正如毛澤東在延安對美國記者斯諾所說:“誰解決了土地革命,誰就贏得了農民,誰贏得了農民,誰就贏得了中國。” 1929年12月,閩西山區天寒地凍,紅四軍黨的代表聚集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一幢宗祠內,舉行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古田會議。 古田會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建軍方面的經驗教訓,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為主要成分的中國紅軍,建設成為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