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拿大展開了獵殺海豹的活動。 海豹周圍的雪地灑滿了血跡。 目前正是海豹大量遭獵殺的季節。(資料圖) 隨著深入了解加拿大海豹業的殘忍現狀,中國動物保護組織開始行動起來,自覺抵制加拿大海豹制品進入國門。 去年11月30日,在加拿大漁業部長第二次訪華前后,北京動保志愿者舉行活動,首次向社會宣傳加拿大海豹業的無人道。在這次活動上,中國負責《禁止動物虐待法》起草小組 此外,今年1月和3月,全國近50家動保組織分別兩次聯名向加拿大海洋與漁業部長及駐華大使館寫信,呼吁停止向中國兜售血腥產品——海豹制品。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抗抗更是專門為此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拒絕加拿大海豹產制品”,中國動保記者沙龍聯合發起人張丹稱。事實上,加拿大海豹業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對其禁止進口之后,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式微的夕陽產業。 近幾年,加拿大海豹產業和市場更是日漸萎縮。2006年,加拿大海豹業從業人員5000-6000人,去年才400人;2006年海豹皮價格100美元/張,去年也僅18美元/張。過去兩年,由于加拿大海豹業在全球貿易中的不受歡迎,獵捕者缺乏動力,約共有50萬只海豹免予被殺害。“但今年(獵捕)規模卻如此之大”。 3月28日,專程從美國趕來的世界動物聯盟執行總監安吉爾·帕米,過去七年中曾親自到加拿大海豹屠宰船調查過,他認為,除了這一行業的殘忍外,另外基于海豹肉本身含有水銀、鎘等重金屬物質,衛生和現實監管都無法保證安全等原因,也呼吁取締這一產業。 “10多萬平方英里的海面范圍內,一天之內就有幾十萬只海豹被獵殺,工廠或政府怎么可能對之有效監管?”他反問。 政府出面禁止進口行不通? 中國能否也像歐盟、墨西哥、俄羅斯等國一樣,禁止加拿大海豹制品進入國內?今年初,國內的動保志愿者將目光更多聚焦至國家相關部門。 今年2月,關心海豹命運的北京動保志愿者在加拿大使館網站看到一則報道。該報道稱:加拿大和中國之間已達成一項新的市場準入安排,為加拿大海豹產品打開了一個重要的新市場,該安排從2011年1月13日開始生效,將允許所有加拿大海豹產品出口到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