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張朝陽使用微博直播了大S婚禮一事,被各界炒得沸沸揚揚,連登三日百度新聞熱搜詞。一方怒發沖冠要討說法,一方一副問心無愧的態度,此事件到底誰輸誰贏,從道義上講似乎很難分辨,但有一點有目共睹,那就是此事帶來的微博媒體效應是的真實可見的。事發當日,張朝陽的搜狐微博圍觀人數達到三百多萬,粉絲數也呈幾何倍數暴增,同時各大微博的轉載量也相應增加。可以說此事件是以搜狐微博為震中,迅速擴散至整個微博界,第二天便登上各大平面媒體的娛樂頭條。 ????一個私人微博引發一個公眾事件,直到成為新聞熱點,近期似乎這樣的事情在接連發生。春節期間搜狐微博的“送票女孩”,微博”圍剿”人販子,李國慶與大摩女對罵事件以及剛剛宣判周鴻祎敗訴微博侵權案,要想金山賠錢并且連續道歉7天。這些發布在個人微博平臺上的信息,像火蛇一樣迅速被大眾知曉,不僅如此,關于這些事件的討論也成為社會熱點話題,這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這個尚未定義屬性的新“媒體”——微博。 ????假如把微博定義為媒體,那么它的特殊性在于這是一塊私人領地,人人都是事件的報道者,“讀者”不但能直擊事件當事人,還能進行互動。用媒體的量尺來衡量微博,它是優秀的,因為它所表現出來的真實性、及時性、傳播范圍、互動性都是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一次次的事件讓它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人們曾經一度懷疑互聯網上發布消息的真實性,覺得平面傳統媒體更為可信。那么現在是不是可以認為,微博作為一個互聯網產品,拯救了互聯網媒體的可信度,這個結論下的尚早,但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微博已經成為一個開放的媒體平臺,大眾的媒體平臺,更加真實的媒體平臺。 ????據說,大S之所以會對張朝陽在搜狐微博直播婚禮發飆,也是因為直播損害了臺灣媒體的感情和利益。這一說法如果是真的,那么媒體們在討伐糾結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否也意味著承認他們共同的宿敵——微博,正在日益強大呢? |
上一篇:華勝天成云計算的整合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