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受核污染 海鮮放心吃 我市昨通報:近岸海水和海面大氣放射性均處于本底水平,市場上的海產品全部來自安全海域 昨天,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日本地震及相關災害發生后,我市近期輻射環境監測以及海產品有關情況。監測表明,我市近岸海水和海面大氣,均未受到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青島市場上的海產品全部來自安全海域,市民可放心食用。 【海水】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北海監測中心副主任孫培艷介紹,北海監測中心技術人員于3月12日夜乘坐中國海監23船、中國海監15船,對黃海中北部開展海水放射性和海面大氣監測。截至3月22日12時,黃海監測8個海水站位和走航監測271個海面大氣站位,青島近岸海域監測1個海水站位和12個海面大氣站位,監測站距離大陸最遠292公里,距離青島最遠394公里。放射性監測結果表明,青島近岸海水和海面大氣放射性均處于本底水平,均未受到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 北海預報中心副主任黃娟通報了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對日本福島核電站放射性污染物對我國東部海域海洋大氣影響的分析預測。預測結果認為:未來72小時內,日本以東海域洋流向北方向流動,高空主要為偏西風,低空以偏北轉偏西風為主,綜合海洋、大氣動力條件,事故產生的輻射性物質主要影響區域為日本東部以及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區域,不具備對我國東部海域產生影響的動力條件。 【海貨】 全部來自安全海域 此外,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管理處處長張永舉介紹說,日本發生核泄漏事故后,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高度重視,一直跟蹤事故的發展態勢,組織了漁業資源、化學分析、海洋物理等多方面的專家,對核輻射是否影響我國海域及海產品進行評估、論證。國家海洋環境監測部門對我國近海岸海域監測結果表明:我國黃渤海、東海海域沒有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青島近海未受核事故影響,海域環境安全。 據介紹,青島市場上的養殖海產品,包括海參、鮑魚、海水魚、蝦蟹、貝類等,一部分來源于我市養殖塘,一部分來自于遼寧、江蘇、浙江等地。由于近海岸養殖海域沒有受到核污染,因此養殖的海產品是安全可靠的。市場上的冷凍海產品都是前期冷庫儲備的產品,沒有受到影響。超市內的三文魚、金槍魚等系列高端海產品主要來自歐洲,來自日本的產品也是在事故發生前進口的,因此也沒有受到影響。捕撈的鮮海產品,一部分來自浙江、江蘇及威海、煙臺等地,一部分來自我市近海,主要包括:立蝦、蝦虎、八帶蛸、海螺、鲅魚、鯧魚、黃花魚等,由于海域環境沒有被污染,所以產品依然是安全的。 因此,目前我市所轄海域是安全的,海產品沒有受到核輻射污染,大家可放心食用。昨天,記者前往南山海產品市場、大連路農貿市場探訪了解到,海產品價格比較平穩,未出現大幅上漲,僅有個別種類因為季節原因價格有所上調。 【大氣】 監測數據可網上查看 市環保局副局長鞠榮輝介紹,3月12日市環保局已啟動了應對日本核電站事故的專項輻射監測。目前,輻射環境自動站實施24小時連續監測空氣中的γ射線強度。 從3月13日開始,環保局采集了大氣當中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銫-137、鋯-95、釕-103、106等重點核素,每天分析化驗一次。3月16日起,我市又對面向日本方向的近岸海域選擇了四個點位,進行海水放射性核素的分析。 根據近幾年輻射監測的數據統計,我市正常的輻射范圍在每小時70.5-159.4納西弗之間。監測結果表明,我市大氣輻射環境質量在正常范圍內,海水也未受污染。 據介紹,市環保局在其網站設立了青島輻射環境監測欄目,每天兩次發布全市環境輻射監測的數據,市民可登錄查看。 (記者 劉延青 孫靜芳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