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協委員在醫院了解病人的用藥情況。 中國年人均掛8個吊瓶,遠高于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過度用藥”引起了市兩會代表和委員們的關注。昨天,市政協委員、青島豐碩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洪義等人走進醫院走上街頭調查島城市民的 “輸液依賴癥”程度,結果令人震驚。 7成感冒患者打吊瓶治病 昨天中午11點半,記者和政協委員張洪義一起來到市立醫院中心注射室,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委員們調查了40位市民,有33位市民去年一年的吊瓶量超過了8個。在眾多輸液的病人中,感冒發燒患者占了大多數,占到了7成左右。他對記者說:“很多人迷信 ‘打了吊瓶病就能好得快’,這絕對是一種誤區。感冒可以由病毒引起,也可以由細菌感染引起,如果是前者,吊一瓶抗生素根本就沒有用。至于發燒,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自己捂身汗、多喝點水都能退燒,而如果說補液能補充身體丟失的液體,那其實效果只不過和多喝水差不多。 ” 患者“逼”醫生開吊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吊瓶過度使用的情況呢?張洪義又來到了呼吸道門診咨詢調查?!搬t生,我孩子發燒了,趕緊給掛個吊瓶吧?!币贿M門就遇到家長抱著孩子來就醫,一開口就要求給孩子打吊瓶。接診醫生建議先吃3天的藥退燒,但家長不同意,堅持要打吊瓶,醫生只好將寫好的藥單劃掉重新開藥。 發現“吊瓶依賴癥”負作用 “現在怎么打吊瓶都不管用了,我都已經打了7天吊瓶了,感冒還不見好。 ”在調查中,市民張道光抱怨。張洪義說:“很多市民覺得吊瓶都不太管用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市立醫院門診的專家介紹,這就是典型的“輸液依賴癥”產生的“負作用”。針對這一情況,委員們已經準備起草相關提案呼吁相關部門加強對吊瓶使用的監管,同時引導患者合理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