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時期,是青島發展史上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我們積極搶抓歷史性機遇,努力克服各種嚴峻挑戰,全面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可喜成就。 ????——與2005年相比,全市生產總值連續邁上3000億、4000億和5000億元的臺階,2010年達到 5666億元,年均增長13.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相繼突破200億、300億和400億元,2010年達到452億元,年均增長2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920元提高到24998元,年均增長14.1%;農民人均純收入由5806元提高到10550元,年均增長12.7%,分別高于“十一五”規劃目標4.1個和2.7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6.4%,提高4.8個百分點。“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完成。 ????——五年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321億元,年均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邁上萬億元臺階,2010年達到11450億元,年均增長21.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55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7%。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2324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148億美元,年均分別增長13%和13.5%。 ????——2010年,城鎮化率達到66%,比2005年提高7.5個百分點;市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2%,提高32個百分點;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提高23個百分點。居民儲蓄存款2963億元,實現翻番。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入學率分別達到95%、100%和94%;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價格平均下降35%;城鄉基層文化設施實現全覆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五年來,我市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著力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加快推動重點產業從規模優勢向技術優勢轉變。服務業呈現跨越發展新態勢,增加值達到2630億元,年均增長15.6%。 ????五年來,我市強化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實施“四個十”科技創新工程,五年獲得國家科技獎勵48項,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均比“十五”時期翻了一番。推進“十大節能工程”和“碧海藍天工程”。 ????五年來,我市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城鄉面貌發生明顯變化。不斷提高科學規劃、集約建設、精細管理水平,基礎設施建設五年累計投資超過2000億元,年均增長34%。新農村建設和縣域工業化步伐加快,市級財政“三農”投入102億元,比“十五”時期增加2.4倍。 ????五年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推進,國有經濟行業分布由76個減少到48個。全方位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強化定向招商,引進過億美元項目20個、世界500強企業12家。對口幫扶合作進一步加強。與西藏日喀則,貴州銅仁、安順,湖北宜昌三峽庫區和我省菏澤曹縣等地開展了形式多樣、成效顯著的幫扶合作。 ????五年來,我市著力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持續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大,五年來,市級財政用于社會民生投入達到366億元,占同期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50%。投入138億元,在城鄉建設和改善群眾生活方面安排實事50件。“兩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空前,2008-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全面完成,財政直接投入、土地收益讓渡和配套費減免超過100億元,基本建立起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 ????五年來,我市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教育均衡發展步伐加快,財政性教育支出年均增長18.6%,率先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統一了縣域教師工資水平,理順了市區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醫療保障水平明顯提高。投資42.7億元,建成國醫堂、婦女兒童醫院、北部中心醫院、西海岸醫院等大型醫療設施,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率分別達到100%、79.5%。文化強市戰略加快實施。人口、雙擁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平安青島建設不斷加強,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全面推行。 ????五年來,我市推進依法行政政務公開,服務型政府建設步伐加快。及時回應社會熱點問題,自覺接受公眾監督。廉政建設得到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