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市外貿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0年以來,我市不斷加快結構調整,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后續影響,全市外貿呈現出歷史最好水平。 ????從外貿主體隊伍來看:2010年,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比上年同期增加935家。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共有實績進出口企業超過1.1萬家。其中,進出口過億美元企業70家,較上年同期增加26家。出口過億美元企業3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2家。外貿企業創建出口品牌的意識逐步提高,產品知名度和附加值進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分別擁有商務部、省、市重點出口品牌9個、24個和37個,海爾、海信、即發、金王、喜盈門等品牌企業出口占全市四分之一強。與此同時,我市外貿企業的出口市場結構也得到持續優化,傳統和新興市場份額得到鞏固,市場多元化成效顯著。2010年,我市對新興市場出口占全市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個百分點;對傳統市場出口拉動全市出口增長18.4個百分點。目前,全市出口市場已覆蓋209個國家和地區。在進出口結構方面也呈現出日趨平衡的新特點。去年,全市進口占進出口比重比2009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市保稅港區的功能優勢也得到了充分發揮。鐵礦砂、機械設備、天然橡膠、棉花、成品油等大宗原材料集散地地位進一步強化,一般貿易進口和保稅倉儲進口均增長40%以上。(本報記者 周建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