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內四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即將過去的 2010年婚姻登記對數創造了自2006年以來四年的歷史新低:14000對!比去年23043對減少了8000~9000對。據了解,從2006年起,我市市內四區結婚人數逐年攀升,特別是2008年達到1.8萬對,去年全市結婚人數也高達2.3萬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民間習俗、房產政策等是影響結婚登記人數的誘因。 ????“自從2005年以來,市北區結婚 ????記者同時注意到,我市平均結婚年齡正在后移。根據市北區婚姻登記處統計數字顯示,近幾年結婚集中的年齡段越來越集中在25歲~29歲和31~40周歲這兩個區間,占到結婚登記總人數中的80%以上,其中31~40周歲的比例達到了25%左右;而20歲~24歲和40歲以上這兩個區間,總共才占20%。四方區婚姻登記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晚婚的人近兩年多了不少,盡管其中復婚與再婚的人數可能會拉高年齡平均數,但是綜合來看,平均結婚年齡還是后移了。從社會學來說,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包括婚姻觀在內的諸多社會觀念正在進行著潛移默化的變化,以前的年輕人長期受家庭影響,對于婚姻問題有較強的緊迫感,而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沒有這些壓力。 ????記者了解到,雖然今年結婚登記人數呈現了近四年的首次下降,但夫妻“分道揚鑣”的數字卻依然走高。市北區近幾年的離婚數據顯示:2005年為1075對,2006年為1075對,2007年為1172對,2008年為1227對,2009年為1341對,2010年為1423對,每年的離婚人數均有小幅上升。在這些離婚的夫妻中,除了年齡處于35~40歲之間的夫妻容易因“七年之癢”而離婚之外,“80后”離婚人數增多的現象也值得關注。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表示,導致“80后”夫妻離婚的主要原因包括:雙方個性太強,不能互相謙讓;自理能力差;父母溺愛,遇到矛盾,父母參與比較多等。 ????此外,有民俗學家表示,“雙春”或“無春”是由我國農歷和陽歷兩套歷法并行的制度造成的,都只是正常的歷法演變,根本不可能影響到婚姻的幸福與否,尤其是扎堆結婚會帶來第二年的生育高峰,給將來孩子的入學、就業、結婚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記者 封滿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