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南區積極推廣 “以人為本,群眾參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服務到人”的工作思路,實行流動人口與常住人口一樣“三同”(同宣傳、同服務,同管理)服務,采取“一袋、一卡、一關愛”的管理服務模式,積極探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新途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實行“一袋”服務。為流動人口育齡婦女配發計劃生育服務手袋25000余個,在服務手袋中統一配發致新市民的一封信、計劃生育法律法規 其次采取“關愛服務卡”,興辦慈善超市為育齡群眾解困。將流動人口特困、特需戶納入幫扶范圍,實行“計劃生育社會救助一卡通”社會救助工程。市南區在金門路街道辦事處率先建立了計劃生育慈善超市,旨在利用政府撥款、社會捐助由社區操作,為獨生子女困難戶和流動人口特困、特需戶按需無償提供物質幫助,建立法律援助聯絡站,免費為他們提供法律援助;建立就業再就業工作站,為下崗職工、困難居民及流動人口提供就業再就業援助。凡持有“計劃生育社會救助一卡通”的流動人口特困、特需戶,可以持卡到慈善超市免費領取所需的生活物品,隨時可到法律援助聯絡站進行法律咨詢并申請法律援助,也可到就業再就業工作站提供就業咨詢和無償介紹工作,以及隨時領取避孕藥具、各類計劃生育宣傳品,并可提供生殖健康咨詢等服務。此舉在全區得到了廣泛的推廣。 三是在流動人口育齡群眾中開展“關愛服務”活動,送宣傳服務進家入戶。全區建立了42個 “關愛加盟連鎖服務”點,免費或優惠為流動人口育齡群眾服務。江蘇路社區委根據育齡群眾的需求,深入育齡群眾的攤點、家中為育齡群眾送藥具、進行孕情檢查等多項服務,買上慰問品登門進行產后、術后走訪;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在流動人口聚居地建立“紅色家園”,開展“關懷關愛”服務活動,為流動人口排憂解難,使他們有一種到家的感覺。 潘麗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