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開始的電信清理寬帶接入行動(詳見本報9月6日報道《清理寬帶接入 中國電信念緊箍咒》)已經暫時告一段落。記者獲悉,目前中電信對其他運營商的態度是:尚未查到的違規接入暫時不再追究,對于已經封停的帶寬如要繼續接通,則必須按照正式協議價格付費。 ????記者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弱勢運營商與中電信之間的正式結算價格在100萬/G/月以上,而通過第三方接入則低于30萬/G/月。巨大的價差是其他網絡運營商普遍采用第三接入的主要原因。 ????據記者了解,本次清查行動廣東省受到的影響最大。有鐵通內部人士表示,廣東鐵通目前被中斷了40%以上的網間流量,造成與電信方向的網路訪問嚴重惡化,導致用戶投訴率猛增。 ????對于電信的做法,某地方廣電運營企業負責人認為,“電信的清理行動作為內部的管理手段,完全可以理解,外界并不能指責電信有什么不對。”但他同時提出,網絡的互聯互通是屬于公共資源,因此結算價格不應由電信單方面制定。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電信開始清查第三方接入之后,鐵通等運營商高層就一直在與電信進行協商,雖然經過多輪接觸,但目前仍然僵持在互聯接入的價格問題上。 ????中國鐵通新聞發言人郭曉昭對此回應稱:“我們與電信的溝通一直在順利的進行,并不存在什么障礙。” ????“其他運營商并非不愿意直接與電信互聯,但高于市場價3倍的互聯價格確實有點太高了。”前述廣電運營企業負責人表示,造成這樣價格的原因還是在于這是企業定價。在他看來,“網絡的互聯互通是屬于公共資源,所以應該是國家定價而非企業定價。” ????事實上,通過互聯網交換中心互聯是國際上一種重要的互聯方式,但目前我國通過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交換互聯的帶寬僅占互聯總帶寬很小的比例,僅為5%左右。同時結算價格近三年來也沒有大幅下調。 ????數據顯示,目前國際互聯網結算價格已經下降到15萬/G/月以下。上述企業負責人表示,有兩個措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第三方接入的問題。 ????第一就是應擴大國家交換中心容量,使其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第二就是降低企業直聯價格,“每月每G降到40萬左右比較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