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株洲路的張女士向本報114新聞熱線反映,小區的1兆帶寬不能滿足她的上網需求,她想安裝其他運營商提供的寬帶,卻被告知該小區的上網權已被“壟斷”,要從1兆帶寬升級到2兆帶寬也不可能。業內人士透露,早在某些小區建成時,開發商就將寬帶運營權賣給了指定運營商,業主只能被動接受。 業主: 我的地盤做不了主 2001年,張女士購得株洲路某小區的一套房子,安裝了某運營商提供的寬帶上網。 “當時上網速度還不錯。 ”張女士說,但是幾年后,隨著小區入住率的提高,上網速度越來越慢。有時候晚上七八點時,打開一個網頁要一分多鐘,甚至出現網絡時斷時續的情況。 張女士曾撥打過寬帶運營商的投訴電話,對方告知整個小區使用1兆的帶寬,所以上網較慢,而該小區由于網絡受限,也不能升級到2兆帶寬。 既然不能升級帶寬,張女士就想改用其他運營商的網絡服務。“我給其他幾家運營商打過電話,對方剛開始時說可以安裝,但查詢后,一律表示不能安裝。 ” 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表示,小區安裝哪家公司的寬帶都是事先定好的,如果業主擅自安裝其他運營商的寬帶不利于小區管理,因此其他寬帶根本無法接入小區。 運營商: 升級政策正在制定 記者咨詢了張女士所住小區的寬帶運營商。工作人員解釋,小區建成于2001年左右,當時采用的1兆帶寬足夠滿足小區居民的使用。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1兆帶寬已無法滿足用戶們的需求,進行下載或在線觀看視頻時可能比較慢。“我們已考慮到客戶有這方面的需求,相關的升級政策已在制定中。一旦方案確定,公司會第一時間通知有需求的客戶。 ” 記者詢問了其他多家寬帶運營商,對方均表示株洲路上的該小區無法安裝其他寬帶,因為沒有線路鋪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運營商工作人員表示,在建設樓盤時,開發商會對寬帶鋪設、運營進行招標,幾家運營商進行競標,成功者將獲得樓盤寬帶建設與經營權。由于以前沒有對此有相關規定,因此,多數開發商都采用此辦法,不僅可以節省建設資金,同時還可以省去許多后期管理麻煩。 開發商: 基礎設施只能先行 對于開發商出售“上網權”,上海某房產開發公司楊姓總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喊冤。 楊經理告訴記者,事件應該從兩個方面加以考慮。首先,不排除開發商出售“上網權”,以獲得商業利益,但這其實也屬于無奈之舉。“一個小區在建設時,相關的配套設施必須跟進,比如水電煤,當然還包括有線電視以及寬帶服務等。電煤等基本上都是只有一家公司,寬帶卻有多家公司提供服務,而100戶業主可能有100個想法,小區建設時,不可能聽取業主建議采用哪家公司的寬帶服務,也不可能由業主入住后自行安裝,畢竟這是基礎設施,需破土才能安裝,所以開發商會先行為業主確定寬帶運營公司。 ” 寬帶運營屬于新技術行業,隨著技術不斷更新發展和業主的要求不斷提高,2001年時1兆的帶寬如今已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楊經理表示,開發商們應該在建設時有一個長期規劃,比如預留一些線路,讓業主多一些其他選擇。 晚報提醒 可撥打投訴電話維權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國家信息產業部與建設部就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相關法規已經出臺了關于寬帶反壟斷的規定。近兩年多來開始建設的樓盤,按規定應該不再允許寬帶運營商介入樓盤建設。有法律人士告訴記者,雖然“規定”不同于法規法律,但它是對法規法律的詳細解讀,同樣具備法律效力,也可以作為公民維權的依據。 而在相關規定公布之前已經形成的小區寬帶壟斷問題到底應該如何解決,目前尚無定論。有法律人士建議,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加以解決。 “一方面,原來的網絡運營商應該致力于提高帶寬、提高網速以及網絡穩定性,以適應小區居民們的需求,讓居民能夠方便快速地享受到網絡服務。另一方面,小區居民可以通過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協商,要求更換或者增加寬帶運營商,具體方案雙方存在協調余地。 ” 目前,許多業主在遭遇“被壟斷”后還面臨投訴無門的尷尬,不知應該撥打什么投訴電話。記者了解到,凡是小區寬帶“被壟斷”的業主,均可撥打信息產業部投訴電話12300轉到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進行投訴。 |